癌症晚期妻子决定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 他也一并签下了志愿书

文 / 封面新闻
2019-04-01 23:03

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摄影报道

与癌症抗争10多年后,德阳广汉市南兴镇的曾天菊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捐献遗体。她希望将来自己的遗体能用于医院研究,找到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未来可以挽救更多像她一样的癌症病人。

多年来,曾天菊的丈夫麦先述一直陪伴在妻子左右,共同抗击着病魔,他与妻子也有着同样的想法。4月1日,在广汉中医医院病房里,麦先述陪同癌症晚期的妻子,在德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起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与癌症抗争10余年 病痛一度让她满床打滚

2006年,曾天菊被诊断为乳腺癌,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做了乳腺切除手术。2015年之前,每年的定期检查都没有发现病情复发,本以为癌症已彻底治愈,当年便没到医院检查。不料在2016年检查时发现,癌症复发并转移为骨癌。过去两年里,不断的化疗加上病痛的折磨,麦先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痛得厉害的时候,满床打滚。”麦先述说,妻子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女人。但最近几个月,妻子病情持续恶化,已到骨癌晚期。现在,不仅需要完全卧床并由专人照顾,就连意识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比较容易烦躁、发脾气。”

麦先述说,他和妻子在一起已有30多个年头。妻子心灵手巧、性格温和,很少跟他红过脸。“我是个脾气不太好的人,以前凡事都是她让着我、包容我。现在她病了老爱发脾气,我知道她是身体不舒服、心里烦。”说到这里,麦先述红了眼眶。

每天24小时陪护在妻子身边,除了细致入微的照顾外,麦先述总是表现得很乐观。“虽然心理压力很大,但我不想在她面前表现得太沮丧,免得她担心。”

捐献遗体供医院研究 希望挽救更多癌症病人

谈到遗体捐献的事,麦先述说,这个想法最初是妻子提出的。

“去年10月的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则遗体捐献的新闻。晚上下班回家,她就告诉我,死后想把遗体捐献出去。”麦先述回忆,“10多年来,妻子深受癌症折磨,她希望能将自己的遗体捐出去,用于医学研究,特别是为攻克癌症作点贡献,未来可以挽救更多像她一样的癌症病人。”

妻子最初提出这个想法时,麦先述有些惊讶和意外,但他也表示理解。“人活着就要为社会作贡献,死了将遗体捐献出去也算是一种贡献。”麦先述说,这是妻子曾经跟他说过的话。正因为这句话,他也决定在将来捐献遗体。

但最初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儿子儿媳时,却遭到了反对。后来,经过他们多次反复做工作后,儿子儿媳决定支持他们的这一善举。如今,谈到当初决定捐献遗体这件事,躺在病床上的曾天菊脸上仍然透着笑意,“我才不是封闭的人呢!”

麦先述说,从去年10月开始,妻子就在催促他联系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4月1日,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夫妻俩双双签订了捐献遗体志愿书,麦先述也完成了妻子的心愿。

记者从德阳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近年,器官、遗体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认同和响应。截至目前,德阳市器官(遗体、组织)捐赠志愿者登记920人,成功捐献210例。其中,2018年新增器官(遗体)捐献登记81人,成功捐献6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