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病之王:癌症传(上)

文 / 我荐
2019-01-23 18:57


众病之王:癌症传(上)

这本书真的看得有点久,硬是拖到了2019年才看完,但还是让我感觉越看越好看,到最后竟还有点感动。整本书是对癌症这一人类目前最难征服的疾病的一部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虽然现在人类离根治癌症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但不看此书你真无法想象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已经对此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为什么能坚持看完这样一本离我认知距离有些远的医学书呢?我想是因为它比预想中更好读一些。一是没有太多专业的医学术语,二是其中的主线还是着重在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上,让你觉得离普通人对于癌症的了解并不疏远。所以推荐大家阅读此书,在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时期我们首先应该去了解这个疾病,就如本书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写作此书的初衷一样:回答一个癌症病人她正在对抗的敌人是什么这个疑问。

癌症是什么?

那首先也要回答一下癌症这个疾病究竟是什么?

癌症,是由某一单个细胞的生长失控引起的疾病。这种增长是由突变引发的——DNA的变化特别地影响了基因,“煽动了”无限制的细胞生长。在一个正常细胞中,强大的基因回路调节着细胞的分裂和死亡。但在癌细胞中,这些回路已被打破,释放了一个不停分生的细胞。

分析一下其中的关键词。首先,癌症是由单个细胞发起的,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起源,并不是一下子就一大片衰败,更别小看了一个细胞的能力。二是无限制的生长,想象一下指数级的分裂方式,2、4、16、256、65536……因此在几次分裂之后恶性细胞的数量就能达到数万。三是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是基因突变导致了癌症,这也意味着癌症的成因非常复杂且很难察觉,这点我后面还会详细解释。

但你在看完此书后发现人类正式抗争癌症差不多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但是否癌症也只是拥有短暂历史的新病种呢?其实它早已是人类的老朋友了。早在2500年前的波斯王后阿托莎就被记载患有了乳腺癌,只是经过了几千年的生物学发展,我们才对这种疾病有了更为科学的理解,于是我们想要找到它的成因并进而治愈征服它。

此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着癌症治疗和癌症成因与预防展开的。

对于癌症治疗的探索

说到癌症治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癌症史上十分重要的名字:西德尼·法伯。他是波士顿的一位小儿病理学家,而他的小病人们都患有白血病,他的目标就是找到阻止儿童白血病恶化的药物。

在他之前的一百多年里,儿童白血病令众多医生着迷、困惑又备感挫折,人们对它进行极其详尽的研究和拍照取像,却没有任何治疗或实用进展,因此大多数人对法伯的努力都视为徒劳。

而在法伯开始化学药物实验的十年前,医生治疗癌症还只有两种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或用放射线烧灼。而法伯则从血液研究入手,认为只要能发现正常血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就能倒过来找出阻止异常白血病细胞生长的途径。

受另一位英国医生对于贫血症的研究启发,发现叶酸是对细胞分裂至关重要的物质,法伯开始在白血病患儿身上试验叶酸,但结果却是失败的。他的下一次努力来自他老友贡献的叶酸变体,这种新型叶酸拮抗剂——氨基喋呤却出现了奇迹。试验男孩的白细胞计数在药物的作用下突然停止并迅速下降,虽然恶性细胞并未完全消除,但病情暂时得到了缓解。

有了第一个成功病例,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出现在了更多小病人身上,叶酸拮抗剂被证明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计数的下降,甚至令它们完全消失。但另一个悲剧却如影随形,癌症在缓解了几个月后,仍会不可避免地复发,这时连叶酸拮抗剂也无能为力。

即使如此,但氨基喋呤的发现仍是极具历史意义的,它是第一款能真正缓解癌细胞增长的化学药物。对于那时生存机会渺茫的白血病患者来说即使能让他们缓解上几个月也相当于一生了。


再来看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常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会接受一种叫做“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的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要把癌症连根拔起。

这种手术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刚并发可能是一小块先手术切除,但之后可能会复发扩散,那就再切除下去,从乳房到胸大肌最后深入到胸腔,甚至连锁骨下窝这里一大块全部拿掉,会让我想到这样做完之后胸前还剩东西吗?最夸张的是一名妇女竟然被切除了三根肋骨和胸腔内的其它组织,并截去了一侧的肩膀和锁骨。

但这些被“根治”的乳腺癌患者真就在之后痊愈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其实这不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水平,而取决于患者的癌症类型。如果癌症是局部性的,那切除会有效;反之如果是转移性的,那就收效甚微。可以说“根治性切除术”对局部患者来说,手术范围太大,时机过早;对转移性癌症患者来说,却又范围太小、时机太迟。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手术方法提出了质疑,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考量。幸好医学在此阶段快速发展,随着X射线治疗以及更多抗癌药物的发现人类似乎有越来越多的手段对付病魔的吞噬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是究竟哪种治疗手段是最有效的呢?

这里不得不重提一下癌症治疗的复杂性。据我的粗浅理解,癌症发病部位的不同、扩散程度、个体的药物有效性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治疗手法的选择。书中对于不同药物组合的测试花了很多笔墨来写,我这里不详述,但最后得到的也是目前依然主流的癌症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各种治疗手段配合使用,而这样的治疗方案制定又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统一标准,这才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理解到的癌症治疗的真正艰难之处。


在上半篇结束的地方我们再以阿托莎王后的乳腺癌作为例子看看癌症治疗手段的发展路径。同一病人阿托莎王后同一种癌症乳腺癌在不同时期会得到怎样的治疗:

公元前2500年埃及伊姆霍太普:阿托莎的疾病被以象形文字命名,诊断结果为“无法治疗”。

公元前500年阿托莎自己的宫殿:她的奴隶对她执行了最原始的乳房切除术。

公元168年:克劳迪亚斯·盖伦对该病的普遍诱因做出了推断:黑胆汁系统性过量,被困的忧郁症最终爆发为肿瘤。

中世纪:用刀切除肿瘤,一些人用青蛙的血、铅板、山羊粪、圣水、螃蟹膏和腐蚀性化合物来治疗。

1778年:她的癌症得以分期——早期的、局部性的乳腺癌可以手术,晚期的、侵袭性的只能“遥表同情”。

1890年: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切除大块肿瘤和深处的胸部肌肉,以及腋窝和锁骨下的淋巴结。

20世纪初:X射线局部消除肿瘤。

20世纪50年代:简单的切除术局部治疗,或者乳房肿瘤切除辅以放疗。

20世纪70年代:手术、放射、辅助性化疗、抗雌激素药物它莫西芬和赫赛汀靶向治疗。这些疗法可以将她的生命延长17-30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因组测序,密集筛检、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服用它莫西芬预防侵略性乳癌的发生。

2050年:阿托莎会拥有她癌基因组的完整序列,同时还可识别每个基因中的相应突变。这些突变会被编成关键的通路,经过计算就可以确定癌症生长和存活的通路。因此,利用靶向治疗来对抗这些通路,来阻止术后肿瘤复发。

以上这个跨越4500年的癌症治疗史不容置疑地证明了人类的进步,但我们依然不能过于乐观。如果阿托莎在公元前500年得的是转移性胰腺癌,在这2500中,预后也不过能多延长她几个月的生命。

看来要想侥幸在癌症中存活下来还真要靠点运气了,下半篇我们反而要回到原点,揭开癌症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