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狄沃(O药)即将正式登陆!免疫药物如何颠覆肺癌治疗?

文 / 菠萝因子
2018-08-13 21:13

文| 菠萝

(一)

前两天,我有幸受邀参加了欧狄沃(O药)在中国的上市沟通会,和肺癌大咖吴一龙教授,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俐女士,百时美施贵宝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赵萍女士一起,讨论了社会各方如何更好地合作,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图:菠萝和专家一起探讨免疫治疗的意义和挑战

会上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欧狄沃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作为第一个在国内上市的免疫肿瘤药物,O药的到来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正如吴一龙教授所言:“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欧狄沃已成为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作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用于肺癌治疗的PD-1抑制剂,它的上市毋庸置疑将为更多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回顾过去10多年,中国肺癌治疗手段出现了几次革命,从化疗,到靶向药物,再到现在的免疫药物,对肺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手段越来越多,逐步和国际接轨。

现代科学,改变了无数患者的命运。

(二)

很难想象,仅仅10多年前,中国肺癌依然处在“化疗时代”。

肺癌专科医生的生活真得很无聊。因为除了手术和放疗,他们每天能琢磨的,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化疗药物。同时,他们压力也很大,因为即使尝遍了各种办法,那个时代晚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始终不到5%,长期存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个时候,肺癌是不折不扣的“癌症第一杀手”,晚期肺癌和胰腺癌一样,就是绝症。

谁都没想到,2005年以后,肺癌新药突然井喷,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越来越多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显著提高。仿佛一夜之间,把肺癌变成慢性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这一切,主要归功于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出现。

首先出现的是靶向药,对于肺癌治疗明确有价值的靶向药物不少,包括EGFR靶向药物,ALK靶向药物,ROS1靶向药物等。它们是精准医疗的典范,使用需要配合基因检测,只能用于特定的患者。

很可惜,国内有此类基因突变的患者只有30%,很多肺癌患者并不适合使用靶向药物。他们一直还是只能依赖化疗。长期等待着新的好药。

还好,没等几年,免疫治疗药物就出现了。

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药物指的主要就是O药这类PD-1/PD-L1抑制剂。它们和传统药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抗癌的机理不同。

  • 传统药物通过直接杀死具有突变的癌细胞起效。
  • 免疫药物通过激活对抗癌细胞的免疫细胞起效。

因为作用机理截然不同,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绝对是一个革命,创造了癌症治疗的一个新的时代。O药等PD-1抑制剂的出现,就像iphone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通讯方式。不仅它自己很重要,而且推动了整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位科学家,每个药厂,无一不在讨论免疫治疗。

图:吴一龙教授讲解肺癌免疫治疗

在肺癌临床研究中,有一点特别有意思,那就是不适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从免疫药物中获益,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因此,欧狄沃(O药)的上市填补了中国肺癌治疗的一块短板,使没有EGFR和ALK等基因突变的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可能通过免疫治疗获得长期生存。

刚刚说了,靶向药物需要配合检测,那O药在二线治疗中是否也需要呢?答案是:不需要。患者只要没有EGFR和ALK基因突变,含铂化疗进展或不能耐受就可以直接使用。

(三)

科学家对免疫药物感到无比兴奋,有几个最大的原因:

1:它有更广谱的抗癌效果(O药已经在全球获批治疗9个癌种)。

2:它比化疗的整体副作用要小得多。

3:它如果起效,可能让晚期患者长期存活,甚至临床治愈。

其中第3点,长期存活,是免疫药物区别于其它所有药物最大的不同。

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直接打击“黑社会”(肿瘤细胞),非常直接,但容易出现耐药。

然而,免疫药物靠动员“特警部队”(人体内的免疫T细胞)来对抗“黑社会”,看起比较间接,但更可能治本,对“黑社会”实现长期控制。

在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CSCO)上,科学家通过对两个3期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发现O药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升高到17%(化疗组只有8%),免疫治疗是传统化疗的两倍以上。

跟踪更久的情况如何呢?

代号为CA209-003的研究发现,二线使用O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16%,而在“化疗时代”,这个数字不到5%。

免疫治疗把5年长期存活患者比例提高了3倍以上!这是革命性的变化。

这些患者是否已经被彻底治愈?现在还不好说,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他们而言,本来致命的晚期肺癌,很有希望变成可控的慢性病。

我相信,随着随访时间越来越长,这其中很多人都会成为创造奇迹的“超级幸存者”。

(四)

为啥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不同,能让部分患者长期存活,而不出现复发呢?

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在清除癌细胞的同时,有部分免疫细胞会记住癌细胞的模样。以后如果再出现新的类似癌细胞,免疫细胞就能再度被激活,继续杀灭,防止复发。

大量数据证明,免疫药物能在体内引起“免疫记忆”。即使有个别癌细胞逃脱了最初的治疗和攻击,也很难发展壮大。一旦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就可能被携带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干掉。

这样的记忆功能,是免疫治疗的特色,也是它能带来超级幸存者的生物学基础。

目前免疫治疗的两大研究方向,一是寻找能预测疗效的肿瘤标记物,找到最能从PD-1类药物获益的患者。二是开发更多不同的免疫药物或组合疗法,让无法从目前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有新的机会。

无论如何,现在O药马上就能在国内买到,更多免疫药物,靶向药物也正走在路上。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充满希望。

最后还有两个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第一,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发起、百时美施贵宝支持的“给生命以时光”肺癌科普教育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通过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来传递准确的肺癌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大家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肺癌说”来获取内容。

第二,我的新书《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这个月也将和大家见面,希望能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最新进展,对症下药,不再恐慌。

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我们一起努力!

(部分信息摘自BMS新闻稿)

参考文献:

Quality of Life, Overall Survival, andCosts of Cancer Drugs Approved Based on Surrogate Endpoints. JAMA Intern Med.2017;177(2):276-277.

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 373:1627-1639

http://www.ascopost.com/News/55480

http://www.ascopost.com/issues/may-10-2016/one-third-of-patients-with-advanced-melanoma-survive-at-least-5-years-after-nivolumab-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