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20万用户与350万张皮肤医学图像,荷兰AI公司SkinVision欲开拓中国市场
扫一扫就能检测癌症?这在业内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2年,荷兰的SkinVision公司就已经发布了一款APP用于皮肤癌检测,成为世界上第一款用“图像+算法”检测皮肤癌的公司。
2015年以后,诸多皮肤检测企业涌现出来。大多数皮肤病AI企业服务于医生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少数几家企业如体素科技、杭州小肤科技则面向患者,为患者提供皮肤健康管理。
SkinVision与以上企业不同,自诞生之初便将服务定位于针对消费者的皮肤病检测及管理,由于当地政策优势,SkinVision可以向客户提供风险指示,以确保人们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就医。
近日,动脉网采访了SkinVision公司的Matthew Enevoldson。Matthew Enevoldson向动脉网分享了SkinVision一路走来的经验,希望能给予志同道合者一些启示,找到合作伙伴一起探讨,也希望SkinVision自身能早日踏入中国市场。
紧握国内市场
SkinVision为什么会选择皮肤病检测,这或许和地域状况有关。
欧盟统计机构欧盟统计局去年表示,欧盟患癌死亡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26%,而荷兰癌症死亡率高居欧洲第二,总共有31%的荷兰人死于癌症。
2016年,荷兰总计15,836人被诊断患有某种形式的皮肤癌,皮肤癌成为该国最常见的癌症形式之一。而且,这个数字仍逐年增长,丝毫没有停止的趋势。
SkinVision从本国国情出发,希望找到一种易于检测且节约时间的方法帮助人们预防和管理皮肤癌,SkinVision皮肤检测App便由此而生。
简单检测皮肤癌(图片来源于SkinVision)
超越专科医生的鉴定水平
SkinVision使用经过科学验证的算法来检查照片中的皮肤斑点,以发现皮肤癌的迹象。该算法由软件工程师与皮肤科医生合作开发测试,可以通过病变颜色、纹理和不规则性的形状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某种形式的皮肤病。
SkinVision利用专有算法计算皮肤损伤情况和周围皮肤组织的分形维数,并构建所涉及的组织的不同生长模式的结构图。该软件将向患者指示应该跟踪哪些皮肤斑点,并根据图像情况在30秒内给出风险指示。
使用示例(图片来源于SkinVision)
最近的临床数据显示,SkinVision的检测服务拥有94%的灵敏度和80%的特异性。远远超过全科医生(敏感度60%),皮肤科医师(敏感度75%)甚至专科皮肤科医师(敏感度92%)的检测灵敏度。
SkinVision在检测到高风险照片后会自动传输至团队的图像识别专家和皮肤科医生处,他们将对这些高风险标注的图片进行二次检查,以保证软件运行质量。所有上传高风险照片的用户都会在48小时内收到SkinVision医生的额外建议。
如今SkinVision已经积累了120万用户,处理超过350万图片。这个数据集使SkinVision能够将算法的敏感性提高到远超期竞争对手的程度,现在,该算法准确度已经超过了黑色素瘤专业分析人员。
如何加入SkinVision社区(图片来源于SkinVision)
SkinVIsion如何盈利?
SkinVision的利润来源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SkinVision的App中包含订阅服务,其价格为为24.99欧元,订阅该服务的用户可在一年内享受任意次数的图像检测服务,以达到预防和病情跟踪的目的。
另一方面,SkinVision与医疗保险公司达成合作,保险公司向所有保单持有人免费提供App订阅服务,并向SkinVision支付订阅费用。
Matthew告诉动脉网记者:“我们更偏好于第二种模式,该模式下患者可以免费使用SkinVision。出于对自身情况的考虑,患者有更多的动力去使用这一服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潜在储蓄,降低保险服务的成本。保险公司对客户的定位更加精准,且客户范围更加广泛,因此我们也非常乐意能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
就国内形式而言,“互联网+医疗”仍在发展之中,大多数用户没有订阅医疗服务的经历,且人们对于单一病种的预防意识较弱,第一种业务恐难以开展。与保险公司对用户进行精准推送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形。
经验丰富的创始人
Skinvision的首席执行官Erik de Heus是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Erik起初在惠普进行日常管理及产品销售工作,常常往返于荷兰、美国和瑞士。
他曾担任了OXXIO首席执行官长达七年,他通过并购等手段将公司从成立时的一无所有,发展到近80万名客户。OXXIO于2005年被Centrica收购,并于2005年年中进行了IPO。
离开OXXIO后,Erik作为合伙人,担任了Wellness Solutions首席执行官,为飞利浦资产控股公司创立了多个商业项目。
一直与Erik同行,帮助SkinVision获得今天的地位的是Dick Uyttewall。Dick同样也曾任职于惠普,为科技初创公司提供财务软件包。离开惠普后,Dick开始了Macha Works项目,旨在为赞比亚最偏远的社区提供互联网服务。
回到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皮肤黑色素瘤新发病232000例,死亡55000例,西方国家发病率达(21.9~55.9)/10万,亚洲发病率达(0.2~0.65)/10万。2014年,因皮肤黑色素瘤致死的人数总计4000人,死亡率达0.27/10万。
国内另一项数据研究显示,我国的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到3%,发病率逐年增长,增长率为3%~5%。虽然国内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患病人口数量仍不可小视。
从临床表现上看,白种人80%以上的皮肤黑色素瘤原发于头面部,而亚洲人群黑色素瘤大多原发于肢端皮肤及黏膜。
大多数患有黑色素瘤的白种人早起表现出皮肤及黏膜损害,病情处于I期,而我国绝大多数处于II期(58.3%)和III期(25.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发病部位隐匿或人们对该疾病认识不足。
黏膜黑色素瘤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低,仅占所有黑色素瘤患者的1.3%,而国内高达22.6%。三分之一的黏膜黑色素瘤患者就诊时病情就已经达到III其或IV期。国内急需加强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培训。
对于中国市场,Matthew认为:“中国的皮肤癌水平低于欧洲,但死亡率仍然很高,为1.19人/10万人(德国为2.35人/10万人)。如此高的死亡率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首先是中国人缺乏对皮肤癌的抵抗力;此外,鲜有人知皮肤癌的症状和成因,这意味着许多患有该病的人不能及时得到诊断;最后,全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执业医师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少也是高死亡率产生的因素之一。”
“香港癌症登记处的数据显示,在2005至2014年间,香港每年新发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病例数量从569例上升65%至941例。在同一时期内,侵袭性更强的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数字增加了56%,从50起新病例增加到78起。虽然我们不能单从香港的情况推断整个中国的情况,但很少有研究可以给出比以上研究更为完善的数据。”
就如Matthaw所说,如果来自香港的数据显示出该国其他地区甚至有部分地区出现了这种趋势,那么也许几年后皮肤癌将成为中国的一个真正的问题。
文|赵泓维
微信|qq850860074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