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肿大就是肺癌吗?

文 / 放射科杨大夫
2018-05-31 12:28

纵隔淋巴结肿大就是肺癌吗?

答案是:不总是。

而且,纵隔淋巴结肿大既可能提示恶性病变,也可见于良性病程。

那么都有那些原因会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呢?

1.转移

恶性病变发生淋巴道转移的时候可以累及邻近或远距离的淋巴结。肺癌是转移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原因,当然也可以来自邻近器官如食管、乳腺和胸腺恶性肿瘤的转移,罕见于胸膜间皮瘤的转移,部分情况下也可来自身体其他部位晚期恶性肿瘤的转移。

诊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首先要有恶性肿瘤病史,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无法在影像学上找到原发灶,比如恶性度比较高的小细胞肺癌,极少数的情况下可以在原发肿瘤体积非常小,还不足以在影像学显示的情况下就发生广泛的纵隔淋巴结转移。

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特征,第一是与原发病灶有空间上的邻近关系,那么当肺部出现恶性肿瘤的时候最首先累及的就是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第二是其密度及强化方式与原发病灶有关。比如鳞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转移更容易出现中央无强化坏死区。

2.感染

多种病原菌的感染都可以引起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其中结核较常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常需要与其他病变鉴别。原发性肺结核可见到同侧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形成的哑铃征。非原发性肺结核活动期时肿大的纵隔淋巴结中央可见低密度干酪样坏死区,增强扫描坏死区不强化,而形成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淋巴结可见钙化。

3.淋巴瘤

当淋巴瘤累及纵隔的时候可以表现为纵隔淋巴结的肿大。淋巴瘤导致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其它部位如颈部、双侧腋窝的淋巴结肿大,极少数的情况仅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通常肿大淋巴结的分布不具有偏侧性,密度及强化均匀,较大者中央亦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因病理类型而异,整体上中等强化较多见,形态上常对周围血管等结构形成包绕,侵犯和压迫征象不明显。

4.结节病

结节病多见于20-40岁青中年,女性略多于男性。典型结节病X线表现为双肺门淋巴肿大,呈对称性,被称为土豆征。

上图左侧为正常肺门形态,右侧为结节病显示的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有没有很像土豆呢?请插上想象的翅膀。

5.心衰

心衰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研究显示,当射血分数小于35%时,81%的患者可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是淋巴结肿大程度与射血分数并没有明显相关性。这种淋巴结肿大一般不会过大,径线在10-20mm。密度与强化均较均匀。淋巴结肿大与肺水肿的关系目前研究结果不一致。

6.其它少见因素包括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等。

整体上,良性淋巴结肿大一般不会过大、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伴斑片样钙化、有的内可见脂肪密度;恶性的往往较大、形态偏圆、密度和强化不均匀、中央伴坏死。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巨淋巴结增生症是良性的但是也可以很大,淋巴瘤是恶性的但是强化也可以均匀。所以还要综合肺内和其他部位影像学表现、病史、症状、临床检查等。

还有,为什么影像报告里经常描述肿大淋巴结的短径呢?因为恶性的淋巴结一般偏圆,所以当短径大于1.0cm的时候才更需要警惕。但一定要注意,解剖影像学评价淋巴结肿大,靠的是大小,这种方法非常粗糙,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差。准确的评价,需要结合临床情况,以及以其他检查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