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同寻常——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症状护理专题患教会

文 /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
2018-05-23 21:07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之际,我们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门诊七楼迎来了《“肺”同寻常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专题》、《肺癌的预防——从远离烟草开始》以及《止疼药的服用误区》等一系列肺癌防治系列知识科普讲座,虽然雨天湿滑,依然挡不住广大患有及家属积极学习的热情。

董晓荣主任《“肺”同寻常——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董晓荣主任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Ⅲ病区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肺”同寻常——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专题讲座中,董晓荣主任通过与肺癌患者的互动及现场答疑、引用病例等形式,向患者展示了肺癌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外的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解答患者及家属关于免疫治疗的疑惑。

1、肺癌治疗的现状

治疗方式有:需根据肺癌的类型、发展阶段、大小和位置、是否扩散及患者的自身状况决定。传统方式包括手术(针对早期肺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靶向治疗,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目前,对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并已获得成效。治疗现状:肺癌常见症状多具有非特异性,初期易被忽视,确诊时大多已为晚期。

中晚期患者可接受的传统治疗方式有限,几乎无法治愈或显著获益。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药物已在多个国家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等肿瘤免疫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开展。

2、为什么需要肿瘤免疫(I-O)治疗?

如今,通过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人们正在不断研究基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全新肿瘤治疗手段,肿瘤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肿瘤免疫治疗正日益成为抗击癌症的重要手段。

3、什么是肿瘤免疫(I-O)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与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直接作用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诱导对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特点是可产生免疫记忆,抗肿瘤作用较持久。被动免疫治疗作用于肿瘤细胞,被动性的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制剂或细胞传输给肿瘤患者,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但无法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行针对肿瘤的反应。

4、肿瘤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哪些?

首先是FDA批准的治疗NSCLC一线和二线的PD-1/PD-L1抑制剂,I-O治疗可作为单药方案使用,也可以作为联合方案的组成部分,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I-O治疗针对各种特定靶点而设计,因此联合使用互补的I-O治疗有可能增强抗肿瘤效应。I-O 治疗与其他抗肿瘤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也可能增强抗肿瘤活性。

5、肿瘤免疫治疗(I-O)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或许归因于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由于增加的免疫活性或过度的免疫激活产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所有G3/4AEs : 7%-13%。尽管irAE的发生时间不同,大体在1-6个月内发生,但是大部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是可逆的。

6、肿瘤免疫治疗(I-O)治疗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早期识别和早期检测是免疫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关键,大多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延迟给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得以控制并且可以逆转。1、早期识别和应对可以减轻严重毒性反应;2、参考专用处理流程。

肺癌防治微提问:肺癌免疫治疗常见的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D-1/PD-L1免疫疗法(一线治疗),其中包括:1、抗PD1/PD-L1单药治疗;2、PD1/PD-L1单抗联合化疗

现场热烈的互动环节后由我们专科的秦怡菲护士和邓佩文护士给在场患者及家属讲解了癌症防治及癌痛症状管理方面的护理及保健知识。

肺癌的预防——从远离烟草开始

一级预防1.针对机体预防措施: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进行系统的预防接种,做好婚前检查。2 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对遗传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近亲或不恰当的婚配。3对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对心理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针对癌症症状出现以前的那些潜在或隐匿的疾患,采取“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恢复健康。1.对常见肿瘤的普查;2.健康体检,肿瘤自检;3.对癌前状态及病变的预防,是肿瘤;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4.对肿瘤早期“危险信号”知识的普及。

三级预防,目标防止病情恶化,解除痛苦和促进功能恢复。对已经确诊的肿瘤病人进行积极的医学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疗效。即使是晚期病人,也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措施:1.多学科综合治疗借助手术、放疗、药物和生物治疗、中医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手段,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2.肿瘤的综合康复治疗目的是减少因肿瘤及其治疗引起机体功能、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缺陷,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止痛药的服用误区

疼痛被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定义为: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或对这种损伤相关的描述。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选择:

最佳镇痛药的选择取决于疼痛强度、现行的镇痛治疗及伴随疾病。

常用的阿片类药物依次为:吗啡、羟考酮、芬太尼

阿片类转换:如果一种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明显,可更换为等效剂量的其他阿片类药物。

误区一:得了肿瘤肯定会疼,能忍就忍!

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利,选择理想的药物并正确使用,80%以上的患者疼痛患者都可以无痛,疼痛必须要得到治疗,而且要规范化地治疗。

误区二:疼痛的强度应该由医生决定,都听医生的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患者需要如实表达自身疼痛感受。

误区三:疼痛得到缓解即可,没有必要达到无痛

理想的疼痛治疗是让患者无痛: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患者需要及时反馈疼痛控制效果。

误区四:疼的时候给药,不疼的时候不用给药

按时给药是一条不容违反的原则,及按照不同的药物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误区五:只有剧烈的疼痛才能使用阿片类药物,使用时尽量要有限度。

当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时即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只要疼痛达到一定强度,越早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就越低,而且耐药的时间会越长。

误区六: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WHO已用“药物依赖性”代替“成瘾性”,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可降低发生“成瘾性”的风险。

温馨提示:

1、疼痛缓解非常重要,忍受疼痛无任何益处

2、疼痛大都可以通过口服给药得到很好控制

3、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时,罕见成瘾

立夏已去,小满未满,在这个盛夏将至的时光里,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肺癌,了解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武装自己,才有信心与癌细胞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