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获批

文 / 郭静广东记者
2017-12-17 18:46

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获批图片说明(图片由通讯员周徐媛提供):记者在CSCO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上获悉,国内肺癌病人有望明年获得肿瘤免疫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CSCO-IO)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军区总院副院长、济南军区肿瘤研究所所长王宝成教授指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将是中国肿瘤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必将在各个瘤种的治疗领域掀起免疫治疗的“浪潮”;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有待医学界迅速升级认知,共同探寻答案,因此,只有夯实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地基”,才能建起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的“高楼”。

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获批

图片说明:王宝成教授表示,夯实临床实践“地基” 构建肿瘤免疫治疗 “高楼”。

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周徐媛

12月17日,在广州刚结束的CSCO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会上,记者获悉,国内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获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CSCO-IO)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军区总院副院长、济南军区肿瘤研究所所长王宝成教授指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将是中国肿瘤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必将在各个瘤种的治疗领域掀起免疫治疗的“浪潮”;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有待医学界迅速升级认知,共同探寻答案,因此,只有夯实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地基”,才能建起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的“高楼”。在本次国际论坛上,CSCO-IO专委会启动了“IO规范管理项目(IO-COE)”,其目的正是为了规范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基础。

全新治疗方式与众不同特点

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正在不断创造“奇迹”,在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黑色素瘤等多个肿瘤治疗领域,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已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等传统治疗比肩,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选择。

然而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免疫治疗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需要医生在判断疗效时给予完全不同的考量。 “比如抗肿瘤免疫治疗可能导致疾病进展的表现,肿瘤生长或出现新病灶,这种情况被称为假性进展,但如果在这时停止治疗,就是半途而废了”,王宝成教授举例道。

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获批

另外,肿瘤免疫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有别于传统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指出,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使免疫系统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攻击健康细胞,部分并发症可威胁生命,因此必须培训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在肿瘤免疫治疗期间和之后,密切跟踪患者、时刻掌握情况,收集相关数据,逐步形成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系统管理体系。

夯实临床基础,聚焦规范发展

据介绍,肿瘤免疫治疗正在世界范围内改变肿瘤治疗的未来,也必将随着新药的上市,在中国遭遇“井喷式”发展。但是王宝成教授指出,要发挥肿瘤免疫治疗最大化的抗肿瘤效果,我们必须重视肿瘤免疫的临床基础建设,迅速提升肿瘤专科医生、护理人员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认知,以确保肿瘤免疫治疗未来在中国持续高速推进的同时能够规范的发展。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自今年4月8日成立以来,以抓规范,建基础为首要任务,联合全国肿瘤治疗专家,着手制订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名词中文应用建议,肿瘤免疫不良反应处理共识,肿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为肿瘤免疫治疗在中国高速有序的发展制订“交通规则”,搭建“高架桥”。

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获批

据悉,在中国第一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迅速获批的背景下,专委会 “吹响”了肿瘤免疫治疗培训 “集结号”。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CSCO-IO规范管理项目”不但针对肿瘤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且还要针对临床药师、病理诊断人员和信息科研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王宝成教授指出,肿瘤免疫治疗虽然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因其特殊性,其临床运用涉及跨学科医护人员,而且这些医护人员必须“围着病人转”,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疗效。

另外,专委会将通过建立协作机构的模式,与全国重要的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开展合作,共同探索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发展路径,促进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推动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的高速发展。

建设肿瘤免疫大数据助推IO 治疗新时代

据了解,当前获批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都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PD-1或PD-L1 来增强抗癌细胞免疫反应。据CSCO-IO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介绍,虽然这些药物已经在欧美获批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但并非对患有这些肿瘤的所有病人都有效。

另外,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生物标志物可能是很重要的预判疗效的指标,所以当前有大量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包括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淋巴细胞浸润、错配基因修复缺失(MMR)等。秦叔逵教授认为,中国的肺癌、肝癌、胃肠癌都是高发肿瘤,有大量的病人,因此,中国在肿瘤免疫标志物的大数据研究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打破数据壁垒,建立系统的肿瘤免疫治疗数据收集体系,为探寻肿瘤免疫的精准治疗之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