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文 / 张富全医生
2017-10-10 17:1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手术的危险性正在逐渐降低。肺癌手术的住院期间死亡率在不同的医院有所不同,肺癌手术后的发生危险与患者肺部肿瘤的大小,手术方式,切除肺组织的多少,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无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理整体医疗水平均有一定关系。一般肺癌手术的死亡率均小于5%,这意味着超过95%的适合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将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进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手术的风险和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清楚。作为患者,应当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乐观地接受手术。从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患者的勇气和信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当然,手术后少数患者可能恢复不太顺利,会出现某些并发症,病人和家属都很焦虑。但作为病人,心中应确信,医生和护士一定会为您治疗,解除患者的痛苦,要有充分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相信一定会尽快康复的。

合适需要开胸检查

肺癌的开胸探查指征为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胸部X线、CT以及PET高度怀疑为肺癌,但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针刺活检等均不能取得病理、细胞学诊断的患者。

凡开胸探查者必须于手术前明确无胸外科手术禁忌证,有全部切除肿瘤的可能。对病变隐蔽的肺内病灶,应结合影像资料估计病灶的部位,仔细探查,发现病灶后应送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进而决定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有时术前虽已估计不能手术切除,但为了明确诊断,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可权衡利弊开胸单纯活检或经胸腔镜活检,此时需相据病灶部位决定切口位置。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对癌肿在同侧胸内侵犯和转移较严重但尚能完整切除者,无论其对大血管及重要脏器侵袭程度如何,均应争取彻底完整切除。对肺癌外侵严重无法完整切除者,应取慎重态度,对极个别病例出于减轻其肿瘤负荷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既然剖胸,应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使其残留尽可能少,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提供有益的基础。对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者,一般列为手术禁忌。

肺癌手术后的生存率依赖三点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部分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时间较短,亲朋好友会说,XXX没有做手术,活得比他(她)时间还长,还不如不做手术等等。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来讲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①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治疗疾病,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于肺癌病人来讲,是否选择手术治疗,不仅仅在于肿瘤是否能够被切下来,还在于肿瘤是否已经有局部或远处转移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耐受手术等。对此,国际肺癌诊疗原则中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但是在现实中,少部分医生由于受理论水平的限制或其他种种原因,在肺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并没有遵从这种规范的要求。他们常常认为只要肿瘤能够切下来,就算是手术的适应证,无原则地扩大切除范围,单纯为了做手术而做手术。这样做的结局就是,病人术后的生存时间非但没有延长,反而缩短,而且生存质量也大打折扣。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②医院以及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一些小医院或手术技术能力较差的外科医生,他们在手术操作时由于受技术能力、责任心以及当地医院设备条件的限制,或者对于手术安全性的把握不够(病人可能存在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问题)。造成术中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所谓“手术后没几天就死掉了”的事情也往往就是缘于这种情况。

③个别病例情况比较特殊,尽管手术指征很明确,治疗方法也没问题,但术后病情仍然进展迅速,生存期很短。

国内外肺癌临床实践都表明,Ⅰ期(早期)肺癌病人如果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而一组关于肺癌自然病程的数据显示,如果不加任何治疗,Ⅰ期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只有7.5%,这样悬殊的差距足以说明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显然,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肺癌手术反而让病人死得更快。

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事实上,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选择了手术治疗,而在于是否选择了最佳手术时机,是否对合适的病人进行了合理的手术。并非所有肺癌病人都适合手术治疗。统计显示,肺癌病人就诊时,有70%多的病人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换句话说,对这些晚期病人若一味地坚持手术治疗。其结果很可能是“死得更快”。如果说手术可能加速病人死亡的话,那其实是因为对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做了不该做的手术。

另外,对于一些特定分期(如Ⅲa期)的肺癌病人,尽管手术治疗也同样可以延长他们的生存,但如果在手术切除前进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则更能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这类病人,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手术显然也是不合算的。凡此说明,肺癌的治疗并非简单的手术还是不手术的问题,而是在于是否严格的遵守了肺癌规范化诊疗的基本原则。只有遵从这些原则的手术才能真正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那么,肺癌的规范化治疗策略中到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一般说来,早期(Ⅰ期、Ⅱ期)肺癌,只要病人身体状况能够耐受,都应该首先考虑根治性的手术切除治疗,手术之后根据病情再用一些辅助性的化疗。再进展一些的,即Ⅲa期的肺癌,一般认为已经属于全身性的疾病了。这样的病例,单纯局部切除病灶显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也十分有限。如前所述,规范治疗原则中,这类病人应当在明确诊断后首先接受2~3个疗程的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接受手术,手术之后再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对于已经有临近脏器如心脏、大气道、胸壁等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尽管根治性切除手术已经很困难或不可能,但一些旨在改善病人症状、减轻痛苦的姑息性手术,如心包开窗术、胸膜固定术,电视硬气管镜大气道肿物挖除术等,都对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对于已经有了全身远处器官转移的晚期肺癌,一些特殊精祝,手术也是有意义的,比如,肺癌患者出现孤立的脑转移病灶者(临床比较常见),在转移病灶切除之后,再姑息切除肺内原发病灶,这样的治疗同样有可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因此手术治疗非但不会让肺癌病人死得更快,相反它是肺癌现份台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而贯穿这一问题的一条主线,便是肺癌的多学科综合规范化治疗原则。

晚期肺癌是手术禁区吗

追溯肺癌病人的病史,绝大部分病人都有按其他疾病治疗的阶段,到确诊时,已有近80%的人发展到Ⅲ期或Ⅳ期(即晚期),部分病人癌组织已侵入心脏及大血管。随着医学检查手段的发展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侵犯心脏及大血管的晚期肺癌病人的手术禁区已被打破,并有成功痊愈的病例。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

对于仅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而无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癌,单纯进行放疗或化疗效果极差,一般仅能生存3~6个月。而切除肺癌并进行心脏及大血管部分切除及重建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因此,只要病人身体情况允许,又能做到根治性切除癌瘤,就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手术治疗。扩大根治性手术已成为晚期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比没做手术的患者死得早,因为忽视了这些原则

准确判断心脏和大血管的受侵程度并排除远处转移,是手术成功的基础。磁共振与螺旋CT扫描检查没有影像重叠,能清晰地显示纵隔,从多角度及不同断面动态观察病变情况。还可以进行心脏血管造影。准确判断肿物与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支气管镜检查必不可少,可确定肺叶和气管切除的范围。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术前诸项检查结果和术中探查情况,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如肺叶或全肺切除、支气管袖式切除、隆凸成形、血管置换、血管修补成形、自体肺移植等。心房切除范围应限于心房容积1/3以内。

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置。中心型肺癌累及心脏及大血管时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创伤也较大。因此,围手术期的处理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排痰、供氧。二是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达到足时、足量。三是合并全肺切除者补液量及补液速度要适当控制,防止发生肺水肿或心功能不全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