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癌变早期症状
1、胆息肉癌变早期症状
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见症状有:右上腹不适、隐痛、腹胀,右肩部放射痛,可伴恶心、厌食、腹胀不适。
少数可有发热、黄疸等症状。阳性体征主要有右上腹压痛。国内报道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症状及体征,年轻病人可无不适感或症状轻微,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病人的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多认为息肉样病变不引起临床症状,但缺乏确切证据。临床症状同息肉的位置、大小是否相关未见报道。
2、胆囊息肉癌变的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3、胆囊息肉样病变该怎么办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上突向胆囊腔内的一系列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包括良性非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性病变和恶性肿瘤。
良性非肿瘤病变主要包括包括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与纤维发育不良相关的胆囊胆固醇沉着、胆囊腺肌增生症等。
良性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胆囊黏膜增生性真性息肉(也有人把它归为非肿瘤性病变)、胆囊腺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等等。这一类病变相对比较少见。其中黏膜增生性真性息肉和胆囊腺瘤有发生恶变的可能,一般作为癌前病变处理。
恶性肿瘤主要是胆囊腺癌。胆囊腺癌是一种恶性较高的肿瘤,在所有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胆囊腺癌。
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非常常见,几乎都是在常规超声检查时无意中检出的。男性多于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在5.2%左右。
超声检查是检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和唯一的影像学手段。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如CT或磁共振在检出胆囊息肉样病变上远远不及超声检查。
胆囊息肉的日常预防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原则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治疗胆囊息肉的偏方1、双花连胆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2、逐瘀消症汤
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乌僵薏四汤
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