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痛风患者远超30万,最小年龄仅有11岁,我们应该怎么办?

文 / 星辰说健康
2021-05-14 18:28

#青岛痛风患者远超30万,最小年龄仅有11岁#

痛风是一种暂时还无法彻底治愈的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据媒体报道#青岛痛风患者远超30万,最小年龄仅有11岁#。笔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发现:自己的病人中痛风的患者越来越多,以前遇到的痛风患者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尤其以老年人为多,患病率低,而现在以青中年多见,门诊病人中中学生和大学生发痛风的也不少见,偶尔还遇到到发育比较早的小学生痛风患者,总体患病人数明显增多。由此可见痛风的高发,不仅仅是在青岛。2005年山东沿海地区的痛风患病率为1. 14%;而2006 年山东青岛市南区和城阳区的痛风患病率分别为 6.2% 、 2.3% ;按青岛市2018年的940万人口计算,超过50万的痛风患者,那么患病率则超过5.32%。痛风患病率逐渐增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在人群中普及痛风的健康知识并制定综合性痛风防治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自己目前能做的就只有掌握正确的痛风防治知识,保护好自己。

一、什么是高尿酸和痛风

痛风是由于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多和(或)肾脏对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并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组织和关节中而引发的炎症反应。痛风的初始阶段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此时尿酸钠晶体有可能在关节中悄悄地形成; 随着病情进展,痛风首次发作可表现为急性、自限性、发作性、剧痛性关节滑膜炎症, 这是由于尿酸盐结晶从关节软骨上脱落进入关节腔所致。自此,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那么痛风急性发作就会反复发作,尿酸盐结晶就会越来越多地沉积形成痛风石;局部的慢性炎症以及痛风石作用于关节软骨和骨骼,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液中出现单尿酸钠晶体可作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操作并不方便。痛风直接的病因是持续升高的血尿酸浓度超过单尿酸盐沉积的饱和度(约 404 μmol/L),从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关节的炎症; 其临床特点为:
1、高尿酸血症:如果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血尿酸大于420umol/L,或绝经前女性大于350umol/L,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2、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和关节畸形;
3、部分患者后期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
4、高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脏疾病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二、痛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痛风的发病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研究发现痛风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和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相关。 关节液中出现单尿酸钠晶 体可作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操作并不方便,可行性欠佳

(一)生物遗传因素

痛风是一种 多基因遗传病 ,其发病基因主要与嘌呤代谢有关的酶和尿酸盐转运蛋白相关,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痛风患者的后代患痛风的几率会高于非痛风患者的后代 ; 。

(二)性别与年龄因素;年龄越大,血尿酸水平越高;女性痛风的患病率较男性低,绝经前女性的发病率较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低。

(三)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 , 健康 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有利于防治痛风 , 而不健康的行为 与生 活方式则可促进痛风发生发展 。 与痛风相关的不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主 要涉及 5 方面 :

1、长期摄食高嘌呤、 高蛋白和高脂类食品 :高嘌呤 、 高蛋 白和高脂类食 品摄人过 多易致 高 尿酸血症 、 高脂血症 、 肥胖 、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这 些病症常与痛风相 生相 伴 , 已经 被 看作痛风 的危 险因 素 。 研究发现 , 高脂血症 和糖尿病患者 的痛风患病 风险分别是健康人 群 的 4.15倍和 2.48 倍;研究显示 ,肥胖患者的痛风患病风险是非肥胖者的 4.38 倍

2、长期大量饮酒 ;饮酒能升高尿酸水平,乙醇代谢产物乙酸可竞争抑制尿酸的排泄 ;酒类对诱发痛风的影响:陈年黄酒>啤酒>新鲜黄酒>白酒>红酒。

3、缺少运动或体力活动:缺少运动或体力活动被多项研究证实为痛风危险因素

4、经常心理应激 ;过度 心理应激会因植物神经兴奋而引起机体血尿酸水平升高,不利于防治痛风。
5不注重健康体检和养生保健:不注重健康体检和养生保健的人,往往忽视自己的健康,因为痛风早期仅仅表现为没有任何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进行健康检查是无法早期了解并控制自己的血尿酸水平 直至痛风急性发作时才知道自己患了痛风。

6、职业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富商 、机关工作人 员、教师、律师、医生等为痛风的好发人群。 他们中有不少人往往因职业原因具有上述多个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

(三) 环境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 : 从环境 特征来看 1)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居民痛风的患病率高,因为他们有更多机会摄入更多的高蛋白、 高嘌呤 、高脂类食物 (如沿海居民摄人海鲜较多),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人员的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运动时间减少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2) 高原地区痛风患病率升高,比如在高原的一些部队士兵中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高原地区大气压低,氧气浓度稀薄 ,人体容易缺氧,导致肾脏缺氧而影响了尿酸排泄 ;②因为缺氧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可引起高尿酸血症。③ 高原地区一般比较寒冷,寒冷、潮湿等物理刺激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④高原地区比较寒冷,为了抵御寒冷平时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摄入过多,也会显著增加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

2 社会环境因素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 、 精神兴奋, 益于身心健康 ,但是部分人群为了维持一些社会关系需要常参加社交活动 ,不得不频繁参加各种应酬 ,摄人过多的高蛋白、 高嘌呤、 高脂类食物和酒精,同时减少了体力运动的时间 从而进一 步增加了患痛风的风险; 不良的人际和家庭关系, 会引起人们紧张 、 焦 虑 、 压抑 ,长期受不良心理的影响 ,会使人体对尿酸 、 尿 素氮 、 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排泄率下降,也有部分患者因为不良的人际和家庭关系养成酗酒的习惯而导致痛风的高发 ;痛风稳定期患者如果受到较大的心理刺激可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

(四)伴发疾病因素
包括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和糖代谢异常), 慢性肾功能受损,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等等 : 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各种肾脏疾病伴肾功能不全都会影响尿酸排泄。肾功能衰竭为继发性尿酸排泄障碍的重要原因 ,常常可使血尿酸达到很高水平。

(五)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环孢素等
(六)医疗卫生服务
高质、高效、健全、可及的全科医疗服务有利于痛风知识的普及和痛风的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从而减少痛风带来的一系列伤害 。

总之痛风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最终结果都是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

二、痛风的治疗
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患者和医师都往往更关注痛风的急性发作,只追求单次发作的缓解,而不是把痛风看作是一个慢性的逐渐进展的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慢性疾病。因此降尿酸治疗常常没有得到重视,药物使用不规范,剂量使用不足,导致降尿酸治疗不充分。

(一)痛风的药物药物治疗:目的是减缓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疼痛,同时控制血尿酸的水平

1、降尿酸治疗:
降尿酸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也可以通过使血清中尿酸浓度低于饱和度,达到增加关节中尿酸盐结晶溶解的目的,以此达到避免痛风的急性发作,逆转痛风性关节炎、预防高尿酸血症对身体的伤害等等目的 。欧洲风湿病联盟则认为其目标值应为血尿酸水平< 360 μmol/L(6 mg/dl),而英国风湿病协会的要求更为严格:其对痛风患者尿酸控制的目标值建议< 300 μmol/L (5 mg/dl);2012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指南中提出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血尿酸水平< 360 μmol/L (A 级证据);该指南同时指出中:将血尿酸水平降至< 300 μmol/L,才能加速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并改善痛风的症状和体征,减小痛风石体积(B 级证据)

1)、减少尿酸的形成:目前主要是使用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来减少尿酸的形成,代表药物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非布司他是一种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抑制剂,依靠其降尿酸作用强、过敏反应少、不额外加重肾脏负担等特点成为目前临床首选的降尿酸药

2)、促进尿酸排泄

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代表药物有:苯溴马隆和丙磺舒。

3)、促进尿酸的代谢
通过人工重组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使尿酸代谢为可溶于水的尿囊素,代表药物,如拉布立酶和普瑞凯希,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而且有40%左右的患者会产生抗体导致降尿酸作用下降,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导致尿酸氧化酶的缺乏,使得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到尿酸就为止了。而尿酸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在血液中的的饱和度约 404 μmol/L,浓度过高会析出尿酸盐结晶;而通过人为地补充外源性的尿酸氧化酶,可以使尿酸迅速氧化,加快尿酸降解、加速尿酸盐结晶的溶解,从而快速有效地治疗痛风等高尿酸相关相关性疾病。

2、控急性期发作的治疗:常用于缓解痛风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

3、各种治疗痛风的新型药物有望很快上市:已进入临床试验III期的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1(URAT1)抑制剂、白介素-1β(IL-1β) 抑制剂等新型抗痛风药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有望很快上市。白介素-1β(IL-1β)生成过多被认为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痛风性关节炎

4、痛风的非药物治疗:

对痛风患者而言,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同时要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1)、低嘌呤饮食: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沙丁鱼,各类肉汤、鱼子、虾子、海鲜、虾贝 类、羊肉、牛肉、芦笋、干豆类、菇类、燕麦片、菠菜、酵母菌等含嘌呤高的食物,豆制品不反对也不鼓励多吃,适当补充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热能相对平衡。
2)、戒烟戒酒、多喝水:严禁饮酒,尤其是黄酒、啤酒;多饮水,每天在 2000ml 以上,增加尿酸排泄。
3)、适当运动,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注意身体锻炼, 以少量多次为宜,但是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压迫,尽量减少关节运动,保护关节,防止损伤。

4)要定期复查尿酸,把尿酸严格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5)注意发炎关节局部的护理和急性期的局部治疗: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但是痛风急性发作期局部关节既不适合用热敷法,也不适合冷敷因为:
急性期热敷会导致病变部位发生充血和水肿,不但没有止痛的效果,同时还有可能会加剧疼痛和水肿,因此导致皮肤温度升高的其他物理疗法也都不适合使用,比如说局部贴膏药或者是进行局部的按摩在急性期都是不适合去使用的;痛风急性发作期也不可以冷敷,因为冷敷的时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局部的疼痛,但是由于低温的刺激,会使局部的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液流量减少,不仅不利于痛风炎症的恢复,而且还会导致局部的尿酸盐堆积更多。 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剧烈疼痛,并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痛风的缓解。而在痛风发作的恢复期,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既可以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同时能够使患侧皮肤升温,促进炎症消散、尿酸盐结晶溶解的功效。

总结:痛风急性发作期不适合用热敷法,也不适合冷敷,如果疼痛难忍,可以使用硫酸镁湿敷,能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在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减轻关节损伤。一旦发生痛风发作,一定要及时尽早进行规范的诊断与处理,越早处理越有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