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盲目停药危害大,规范标准要遵循

文 / 健康界
2020-12-30 18:24

类风湿关节炎服用的抗风湿药物在什么时候能停药,是广大类风湿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会给患者带来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或者伴随全身不适、发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现象表现,随着病程延长,如果不及时加以诊断和治疗,就可能导致关节严重畸形和残废,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疾病造成死亡。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药可以完全根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临床治疗多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和控制,因此患者通常需要定期随诊,做好长期用药治疗的准备。

类风湿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布洛芬、塞来昔布,以及一些常见的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治疗中医生会根据病人耐受情况选择应用合适的药物,部分病人根据病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由于许多缓解症状的抗风湿药对人体器官功能存在一定损害及副作用,许多人可能在服用了一段时间药物后就开始考虑停药,然而贸然的自行减停药物其实对病情的发展是不利的,影响病情的良好控制,可能导致病情再次反复,出现关节畸形、半脱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内脏系统,如心包炎、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等。

大部分病人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使病情得到极大缓解,关节基本症状减轻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主观感觉上的症状、情绪、体力缓解并不代表疾病得到根治,患者还是应该在医生诊断和建议下,积极配合预后治疗,不能轻易停药。

病情相对稳定且各项医学评估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减停,用小剂量的药物逐次递减,进而维持病情的持续稳定。

如何减停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缓解,且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等多项检测结果合理的情况下可考虑减少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优先剔除药物反应大、对身体损害大的药品。在减停药物期间,要定期随访,严密监测病情的实际变动,并与医生保持长期沟通。

如何判断病情缓解?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临床缓解标准中指出,满足以下六项其中的五项,并持续两个月者,可以考虑为临床缓解:

1、晨僵时间≤ 15min

2、无疲劳感

3、无关节疼痛

4、无关节压痛或关节活动痛

5、无关节肿胀或腱鞘肿胀

6、血沉正常(魏氏法:女性<30mm/h,男性 <20mm/h)

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停药规范,还应该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不要相信一些偏方,市场上某些“特效药”其本质上是不规范的含有非甾体抗炎药和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和身体隐患,不仅加重病情,还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期,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