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西医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1)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2)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中医中药对哮喘的治疗独具优势。支气管哮喘多属于中医“哮病”范畴,中医认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为宿痰伏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对于哮病的重要认识还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理论。历代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脏腑为肺,涉及脾肾,后期累及于心。本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上常常出现肺、脾、肾三脏俱虚的现象,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新邪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上壅于肺,故哮喘发作时常表现为邪实正虚
哮喘的治则治法千百年来虽有变化,但其演变仍有规律,如“发时治标,缓时治本”,“冷哮宜温化或宣散,热哮宜肃肺化痰”。中医学认为对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应以祛邪利肺为主:风哮治以祛风解痉、宣肺平喘,寒哮治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治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虚哮治以调补肺肾。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治以健脾补肺益气,肺肾气虚治以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临床诊疗中,患者往往为虚实夹杂。哮喘发作时,虽以邪实为主,亦有正虚;缓解期常以正虚为主,但其留痰、伏饮等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邪正虚实的辨别、标本先后的不同是治疗哮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