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的治疗/蔡敬民
华佗医话(二十四)
支气管炎
辨证与辨病结合论治
蔡敬民
一、气管炎的病因病机。
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和/或细菌感染,风寒、粉尘等理化因素刺激,及体质因素等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炎症性免疫反应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容易受风寒刺激、粉尘污染、致敏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首先引起卡他性炎症,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临床上称为急性期;如果反复发作两年以上即进入慢性期,甚至发生纤维性变,晚期可形成肺气肿,影响肺循环,最终成为肺心病。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五脏六腑之华盖","肺如钟,撞则鸣"等。可见肺在人体的上部,与外界相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病;出现咳嗽、吐痰等症状。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
中医把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归属于“咳嗽”、“哮喘”、“痰饮”等范畴。其病因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由风寒、风热、燥邪、疫毒等引起,因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易被外邪侵袭,临床上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其病机是:风寒邪毒,侵袭肺卫,毛窍束闭,腠理不通,以致化热烁津,肺气宣肃不利所致。
内伤病因,比较复杂。而且常有内外合邪,上下内邪,正虚邪恋等。临床表现为痰热蕴肺,肺脾虚寒,肾不纳气等证型;而以咳喘为主要症状。其病机与肺脾肾等多脏关系密切。以肺属金,主宣发、肃降,司呼吸,通调水道,比作水之上源;脾属土,制水、主运化水湿,比作水之中枢;肾主水,司二便之关窍,又主纳气、主开盖,比作水之下源,总司人体津液的生化、输布与排泄。三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停聚而生痰饮,引起咳嗽、咳痰、憋喘等症状。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气之关,肾为气之根”之论。
现代医学将内伤咳喘,及其病理变化称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多由急性气管炎演变而成,与体质、感染等因素相关。早期发生大支气管炎变、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逐渐深入到细支气管及肺泡。使平滑肌增生变厚,弹力纤维破坏,管腔狭窄,肺泡扩张。由于终末细支气管管腔内黏液炎性渗出物的阻塞,管壁增厚,以及伴行动脉的炎性狭窄改变,可引起小叶中心型肺气肿。而致肺循环及体循环障碍,形成肺心病,甚至肾功能损害,水肿,肺心脑病等。
支气管炎的治疗应分为两个阶段:勿论急性气管炎或慢性气管炎,在发作期,应当以治标为先,即消炎解毒,止咳化痰,肃肺平喘等。休止期,应当以治本为主,即扶正固本,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法。恪守治未病的原则,综合调理。大多是可以治愈的。
二、辨证与辨病论治
(一)诊断要点
1.问起病新久,辨外感内伤
凡外感风寒邪毒,病起急骤,主症咳嗽、气短、咳痰,伴恶寒、发热(或不发热)等表症。微观辨病:胸片示两肺有纹理增多、增粗、紊乱。血象:白血球计数及分类增高(或正常)。即可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治法以宣肺解表、止咳化痰为主,辨别风寒、风热、燥邪等用药,各有侧重。不外开腠理、通肺气,使外邪祛、痰咳除。
西医治疗,应辨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而选择用药。使用抗生素亦可根据“西药中用法”的原则,选择药物治疗。
若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咳喘重,伴有肺、脾、肾等脏器里证者,为内伤所致。微观辨病: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透光度增强,肋间隙增宽等,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症状。临床见症以虚寒居多,实热甚少;中老年人居多,青壮年较少。正虚邪实者较为常见。治疗大法不外乎扶正祛邪,温药和之,祛邪化痰;常用肃肺平喘、健脾蠲饮、补肾纳气等方药。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忌辛香燥烈之剂。应恪守:急性发作期治标,静止期治本的原则,标本兼治,中西药联用。
2.辨证与辨病结合,诊断气管炎症
辨证应掌握“不离乎肺,不限于肺;新病从肺,久病从脾肾”的原则。肺系咳喘,多兼表证,如鼻塞声重,喉痒、恶寒发热、脉浮或滑等症状。结合微观辨病,检测胸片/血象或痰检,两点对照。内伤多有脾肾兼症,如脾虚者:喘息痰呜,痰白、清稀易出,食少便溏,肢体困倦,嗜卧腹胀,或有面目浮肿,舌质淡、苔厚腻,脉濡缓等。兼有心气虚者,咳喘心悸,动则气短、胸闷,甚则下肢浮肿,唇青舌紫,脉沉迟或玄数、结代等。兼有肾虚者,咳则腰背相引痛,甚则咳涎、遗尿、痰有黑点而稀,喘则气从脐下冲上,呼短吸长,入气有声音,动则气喘,腹胀癃闭,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迟或结代;或者面赤烦躁,舌本干,气弱脉微。甚有水气凌心,痰血瘀阻症状。微观辨病,多见肺气肿、肺心病,或肾功不全等客观指标。如有神昏呓语,循衣摸床等神明昏聩之候,则属于现代医学所说的肺心脑病之候。治法应豁痰开窍,活血化淤,吸氧、气管插管等,中西药联用,标本兼治。
辨咳嗽痰喘,要抓住病机,有声无痰叫咳,并非无痰,痰不易出,病在肺。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有痰无声为嗽,亦非无声,痰随嗽出,咳声不响,病在脾,常见于老慢支。有嗽声重,咳白痰,恶风寒,或有气喘者,得之外感(新病);咳嗽声怯,痰清稀有泡沫,气短抬肩,不足以息者,得之内伤,肺、脾、心、肾气虚(伏邪)。咳嗽喉痒,为风热上冲,上呼吸道感染,正虚邪实之候;多见于热症。气上冲而咳逆,是正虚邪实之候。辨痰应包括色、量、质、部位,如白痰属寒,病势轻缓,炎症轻微;黄痰属热,病势重而急,炎症感染较重;青痰、黑痰多与空气环境不洁有关;痰中有血,常见于结核病变;大量咳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粉红色泡沫痰,多是肺淤血、心衰的症候。痰量多,为湿浊;痰量少,为风热;痰质稀,虚寒;痰质粘者,瘀燥;痰质浓,多热毒。喘的辨证:呼吸急促困难谓之喘,非气管炎病所独有,可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气胸、胸水、过敏反应、心脑疾病等;实喘多见于风寒束肺,或痰热壅积,肺失肃降;宜治肺、治痰,治标为主。虚喘多为肾不纳气(肺气肿),或水气凌心(肺心病),治宜补肾纳气,或强心、利水等扶正祛邪为要,兼顾他脏。因体质过敏而致哮喘者,应针对致敏源和体质,辨证论治。总之,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权衡诊断,明确气管炎的病因、病位与虚实,便于临床分型论治,中西结合治疗。
(二)分型论治
1.急性支气管炎(外感咳嗽)
风寒型主证:发病较急,咳嗽喉痒,咳痰稀薄,痰少色白,脉浮紧等表症。胸透(一),白血球计数下降或升高。
治则: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方药:麻黄、金银花、黄芩、前胡、桔梗、川贝、蒌皮、紫苏、甘草,水煎服。一日一剂。
风热型主症:发热咳嗽,痰黄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塞流黄涕,或有胸闷气短,舌苔薄黄,脉浮数。胸透示:肺纹理增多,血象升高等。
治则: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方药:黄芩、银花、鱼腥草、连翘、大贝、桔梗、蒌皮、甘草、杷叶,水煎服,一日一剂。
燥邪型主证:咳嗽气促,咳声尖锐,干咳少痰或无痰,喉痒咽干,口鼻干燥,或有身热形寒等症,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数。胸片、血象同上条。
治则:清热解毒,润肺化痰。
方药:杏仁、银花、黄芩、鱼腥草、沙参、麦冬、川贝母、桔梗、蒌皮、甘草,水煎服。
2.慢性支气管炎(咳喘证)
虚寒型主证:病程较长,早晚咳嗽、喘憋,逢冬春季受寒加重,痰多色白清稀,四肢、背部冷,口不渴,喜热饮食,大便溏软,小便清长,精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肾健脾,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方药:麻黄、桂枝、党参、山药、丹参、地龙、茯苓、陈皮、半夏、炙冬花、炙杷叶、 苏子、川贝,水煎服。
加减法:咳久、无明显实邪,随症酌加五味子、粟壳,敛肺止咳;肺气肿、气短气喘,属肺气不降者,加降香、地龙;肾不纳气者,加萸肉、蛤蚧(冲);属胸阳痹阻者,加薤白、川芎等。
实热型主证:咳声洪亮,白天甚于夜间,痰色黄、稠浊有味,身热口渴,喜冷饮食,大便秘,小便黄,舌边尖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滑而数。多见于湿热,肝火体质。
治则:清热降火,化痰平喘。
方例:炙麻黄、杏仁、全栝蒌、银花、黄芩、丝瓜络、鱼腥草、川贝、百部、沙参、丹参、地龙、甘草。
加减法:热甚加生石膏、连翘;咳痰不利加竺黄、桔梗;兼有肺燥阴虚者,加桑皮、乌梅;脾虚者加黄精、山药;久咳不敛气者,加五味子、粟壳、萸肉;便秘者加川军(后下);心率超过90次/分以上者去麻黄,加酸枣仁、珠母等。
虚实夹杂型主证:咳喘气逆,气短息促,动则加重,伴心悸乏力,痰多涎沫,咳嗽不爽,或腹胀便秘等,舌淡边尖红、或紫气,苔厚腻,脉弦滑,重按无力。
治则:去痰化瘀平喘,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方例:炙麻黄、苏子、莱菔子、葶力子、白果、党参、法半夏、陈皮、桔梗、银花、冬花、杷叶、丹参、地龙、黄芪;脾虚加山药、白术、茯苓;肾虚加蛤蚧、萸肉、巴戟等。水煎服。
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加激素。慢性气管炎在抗炎治疗的同时加解痉平喘药。肺心病加强心剂或呼吸兴奋药等对症处理。
三、小结。
气管炎属于中医的咳喘、痰饮证范畴。临床上分为急、慢两种类型。西医对慢性气管炎的治疗,远期疗效和治愈率均不理想,运用中医中药疗法,辨证与辨病结合论治,分为两个阶段(发作期与休止期)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急性气管炎,辨风、寒、燥邪论治。以解表宣肺为主。用药宜清宣解毒,忌滋腻温补。慢性气管炎,以脏腑辨治为主,掌握“不离乎肺,不限于肺;新病从肺,久病从脾肾”的原则。虚寒者多,实热者少,正虚邪实,寒热错杂者较为常见。治法宜温化为主,以“温药和之”,标本兼顾。平时固表扶正,预防外感,发作时祛邪为主,兼扶正固本。始终要重视治痰。治痰之法,本着“健脾以竭生痰之源,理肺以涤贮痰之器”的原则,或佐以散结,或合以化痰,随证施治。治咳之法,以宣肺、肃肺、敛肺、补肺为主,兼顾他脏。治喘当分虚实,实喘治肺,虚喘治肾。谨守“肺为气之关,肾为气之根”的病机。在辨证用药方面:风寒咳喘用“麻黄汤”,风热咳喘用“麻杏石甘汤”,实证咳喘痰饮用“小青龙汤”,或“小青龙加石膏汤”;肺脾虚寒者用“苓桂术甘汤”,脾肾阳虚者用“真武汤”,肾虚肺燥者用“百合固金汤”,肝肺痰热者用“左金丸”合“泻白散”,肺虚兼心气不足者用心咳汤(清王旭高方药:北沙参、生石膏、麻黄、杏仁、桔梗、甘草、麦冬、川贝、半夏、远志、浮小麦。)肺心病咳喘水肿,以真武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唐容川参苏饮(人参、苏木),加消水圣愈汤(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知母)。以上诸方为主方,辨证化裁。兼见肝大腹水者,以真武、越脾合剂,加活血利尿剂治之。诸方不离麻黄,因其不仅平喘,且能发汗、利尿祛邪(高血压者慎用(。肺心脑病,已属危候,中药用参附注射液,或生脉针,西药吸氧、强心、利尿、抗生素、激素等,中西医结合救治。根据西药中用法的理论,吸氧及强心药物等,具有回阳与醒神的中医药性能。抗生素、激素、补液等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中医药性能。可供临床参考。
注:本文被21世纪第六届国际医药发展大会授予“东方国际名医特别贡献勋章”,颁发“国际医药学金象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