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焦树德创立的方子,用于支气管哮喘效果很不错,可别错过了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7-30 23:43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学科,我们的中医想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只有先学习好古人传承下来的优秀理论体系,才能让它变得更加适应现在的时代。因此对于一些名方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方药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先辈们的构方思路和用药特点,这也是其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但对于名方验方,只是记住是远远不够的。每个病人的病因病机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记住的基础上学会化裁和加减,而不是一味原方套用,才是最正确的学习方式。麻黄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无一不是临床中常用的方子。而现代医家焦树德老先生却创新性将这几个方通过加减化裁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个治疗哮喘、咳喘之经验方,名为麻杏二三汤。

麻杏二三汤中共有八味药物,分别为麻黄、杏仁、橘红、半夏、茯苓、紫苏子、白芥子和莱菔子。可以看出该方去除了麻黄汤中的桂枝和甘草,保留了麻黄与杏仁,同时去除了二陈汤之甘草、乌梅再加以三子养亲汤原方,将三方结合便成为了这样一个方子。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一宣一降旨在恢复肺之正常气机。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痰以下气定喘;白芥子温肺化痰。三“子”皆能化痰止咳平喘,既能缓解咳喘之症状,又可去除痰涎之宿根。而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燥湿化痰理气,意在恢复脾气之正常功能以顺应“脾为生痰之源”。八药相合,共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燥湿之功。

焦老设立此经验方,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看似是专病专方,实则是紧扣病机。对于哮喘,中医认为其病机为“内有胶固之痰,外有非时之感”,也就是外邪引动素有之痰涎,阻碍肺之气机则发为哮喘。因此在治疗时便需要内除痰涎,外解表邪以平喘,才能使患者脱离危险。因此,在具体使用时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哮喘,只要是痰涎壅盛引发的咳嗽、哮喘等症状,麻杏二三汤也皆能发挥良好效果。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无常,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