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地之伟力,化陈年之寒湿:又到一年三伏灸

文 / 传承网
2019-07-03 22:30

又到一年三伏灸。

“三伏灸”自古就是被大为推崇的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趁着人体毛孔大开,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使用艾灸疗法,调理冬日易发疾病和养生保健,既有利于药性的快速渗透,又可驱寒祛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天时的疗法,

一举扫除寒湿病症

三伏天期间自然界阳气鼎盛,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天艾灸,可谓是顺天应人。在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之时,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使得身体气血循环加快,腠理宣通,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而且,三伏天艾灸符合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大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驱寒。

另外,三伏天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艾草的药性更容易渗透。因此三伏艾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除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

三伏灸适应症

1.【呼吸系统病症】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2.【风湿免疫性病症】

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刺、肩周炎、膝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儿科病症】

如:小儿伤食、小儿盗汗、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伤风感冒、小儿发热、小儿营养不良、小儿厌食症、小儿多动症、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小儿百日咳、小儿哮喘、小儿肌性斜颈等。

4.【妇科病症】

如: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宫寒)、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

5.【消化系统病症】

如: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

6.【耳鼻喉科病症】

如:过敏性鼻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炎、咽炎)等。

7.【慢性皮肤病】

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8.【亚健康调理及其他】

如:阳虚型体质的人群等。

我们随机选取其中的两个病症,来介绍艾灸的具体调理方案。

比如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调理后缓解。 该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病位在肺,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艾灸取穴:肺俞穴、膻中穴、天突穴、中府穴、

辩证加灸

(发作期)寒啸型:呼吸急促,喉中喉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痰少咳吐不爽,痰黏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遇寒而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喷嚏、流涕等表寒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加灸:风池穴

(发作期)热啸型: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加灸:曲池穴

(缓解期)肺脾气虚型:气短声低,动则尤甚,或喉中有轻度哮鸣声,咳痰质稀色白,面色㿠白,常自汗畏风,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加灸:脾俞穴

(缓解期)肺肾气虚型: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加重,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或喉中有轻度哮鸣,腰膝酸软,脑转耳鸣,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苔少,脉细数。加灸:太溪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再比如小儿多动症

病症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艾灸取穴:中脘穴、章门穴、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

时间疗程: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三伏灸虽好,

这些禁忌症还需要注意

三伏灸重在预防复发,当疾病复发严重时,艾灸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如需及时治疗,患者还应到医院相应科室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禁忌人群】:孕妇、女性经期、严重心脏病者、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者、精神分裂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做过植入性手术者,有过内出血者、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的患者、重症疾病患者、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急性传染性疾病、大量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哮喘患者的发病期间,也不宜进行灸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过饥、过饱、大量饮酒、大渴、大汗淋漓、精神情绪过于激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也不宜进行灸疗。

三伏灸的这些养生大穴,

不可不灸

三伏灸不仅是那些需要调理疾病的艾友不可错过的良机,对于没有明显疾病、但体内有寒湿的亚健康人群也是驱寒祛湿、预防疾病的黄金保养期。

日常防病养生保健灸: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中府穴、膻中穴。

大椎穴——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

膏肓穴——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

今年的三伏灸是什么时候?

2019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灸:7月2日~7月11日,10天

初伏灸: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灸: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灸:8月11日~8月20日,10天

末伏加强灸:8月21日~8月30日,10天

每伏第一天艾灸为最佳,能持续最好。

在三伏天艾灸的时候,一天中最佳调理时间为午时,其次是上午10~11点。

“三伏灸”是个连续巩固的过程,最好三伏期间坚持艾灸,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不间断做下来。

伏后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对于巩固疗效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伏灸你还需要注意的饮食运动

在进行“三伏灸”时,须注意适当的忌口,调理期间:

1.忌烟、酒。

2.饮食清淡,忌辛辣之品。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以防燥热内盛,暗耗津精。

3.忌苦瓜、西瓜等寒凉之品,以免引起过敏、脾胃虚弱或减弱调理的效果。

此外,调理期间不宜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三伏灸一年只有一次,错过这次良机,就要再等一年,还不抓紧时间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