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现场 | 《柳叶刀》刊发王辰院士哮喘研究!首次明确我国成人哮喘患者数量及未诊断比例,数据惊人

文 / 医师报
2019-06-30 21:12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蔡增蕊,《柳叶刀》刊发王辰院士领衔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之“哮喘研究”,首次明确 我国成人哮喘4570万 逾七成从未被诊断,[602].医师报,2019-06-27(03)”

6月21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由王辰院士领衔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 Study)的另一项重要成果。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哮喘疾病负担重,但疾病诊疗率和规范治疗率尚低。接受调查的哮喘患者中,哮喘的总患病率为4.2%(4570万),71.2%的哮喘患者此前未得到过明确诊断,26.2%(1310万)患者存在肺功能气流受限,而只有5.6%的患者接受了规范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Lancet.6月21日在线版)

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呼吸疾病防控的重视,同时提升呼吸专科医师、基层医师对哮喘流行状况、诊疗方案、防控政策等的认识,6月25日,中国成人哮喘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为何如此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和认可?连续发布的两项研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研究在实际进行中的情况如何?……

Guy G. Brusselle教授:

中国该开始行动了!

同期配发由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理事会Guy G. Brusselle教授撰写的述评“中国哮喘的流行状况与疾病负担:该开始行动了!”。述评指出,中国肺部健康研究作为一项“地标性”研究,具有多重重要学术意义。其大规模代表性人群样本、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了研究的内涵与外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其结果对于揭示中国哮喘严峻的发病形势及巨大的疾病负担、指导制定哮喘防治方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说明,中国确实到了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结果出炉

中国哮喘患病率4.2%

仅28.8%得到诊断

这项研究是中日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全国13家呼吸领域优势单位开展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第二项主要研究成果“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

早在2018年4月,“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首项成果“中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与危险因素”亦发表于《柳叶刀》。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人数约1亿。

研究采用严格的流行学研究方法,在中国10个省(直辖市)建立160个调查点,招募5万余20岁及以上的成人。研究以患者自报哮喘诊断或调查前1年喘息症状为诊断标准,从而得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

同时,本研究还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收集呼吸疾病相关信息和体检数据等,全部参与者均依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肺功能检测,并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400μg)之前和之后通过肺功能测试分类为是否有气流受限。

研究有50 991(21 446名男性和29 545名女性)名参与者完成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支气管扩张后肺功能检查结果并被纳入最终分析。

结果发现,哮喘的总患病率为4.2%(男性4.6%,女性3.7%,城市居民3.6%,农村居民4.9%),相当于4570万中国成人;哮喘患者中26.2%存在气流受限,相当于1310万中国成人。在接受调查的哮喘患者中,只有28.8%得到诊断,23.4%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仅有5.6%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5.5%哮喘患者在受访前1年内曾因症状加重而至急诊室就诊,7.2%在受访前1年内曾因症状加重而住院治疗。

此外,吸烟是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过敏性鼻炎、幼年时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病史、呼吸疾病家族史等;对于非吸烟人群,大气污染(PM2.5≥75μg/m3)、使用生物燃料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和居所霉斑暴露等为主要风险因素。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克武教授表示,在政策层面要重视对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管理能力。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要提高基层专科/全科医师对慢性呼吸疾病的认知,加强基层教育,完善基层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教授表示,中国呼吸疾病的流行状况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以严格的科学方法揭示了中国慢阻肺、哮喘等主要呼吸疾病的疾病负担,揭示了严峻的发病与防治形势,对于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呼吸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呼吸学界要齐心合力、握紧拳头,将呼吸系统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沈华浩教授表示,十年研究终成正果。哮喘数据曾经非常零散,如今这项研究成果提供了20岁及以上成人的数据。这是具有深远影响、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性研究成果!

领衔者说

王辰院士:

“应尽快补齐呼吸疾病防控

这一突出短板,乃至底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哮喘严峻的发病形势和较大的疾病负担,并首次明确我国成人哮喘患者中肺功能气流受限者比例 。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始于2010年,其突出特点是采用严格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具有良好科学性和全国代表性,且收集了呼吸疾病相关精细信息,可开展针对性综合分析。

首项成果“中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与危险因素”于2018年4月发表于《柳叶刀》,首次明确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数约1亿,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这两项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呼吸疾病在中国整体疾病防控政策中应占据重要地位。WHO和国际医学界将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列为“四大慢病”,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

王辰院士表示,四大慢病中曾唯独缺少慢性呼吸疾病的全面流行现状数据,该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此外,部分国家统计数据中呼吸疾病被肢解,如肺心病被归入心脑血管疾病,肺癌被归入恶性肿瘤,肺结核被归入感染性疾病,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各界认识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国家卫生政策制定缺乏准确、科学的数据基础。

他呼吁,“应尽快补齐呼吸疾病这一疾病防控中的突出短板,乃至底板!”基层是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的主战场,应携手基层医生,促进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加强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形势宣教、指南制定以及技术培训等。

研究者说

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表示,根据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02%,且每10年以约50%的速度增加,据此计算,我国儿童哮喘患者已高达上千万。我国儿童哮喘疾病负担很大,且过敏性疾病呈显著增长趋势,与感染性疾病下降、环境改变、抗生素滥用和剖宫产明显增多等危险因素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徐永健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成果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该研究让政府及公众认识到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用于指导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医师报》06月27日03版

往期回顾

编辑:霍元杰 审核:秦苗 宗俊琳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