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抗癌消炎药,降低肺癌死亡率77%
在医药领域,常常有很多无心插柳的发现——
作为心绞痛治疗药的西地那非,却被证实对性功能障碍有奇效;
抗骨质疏松药雷洛昔芬,一开始的上市身份却是避孕药;
以及今天小九要介绍的这款,是或许能拯救肺癌患者的“消炎药”。
一、实验:使用这款药物后,肺癌死亡率下降77%
最近,世界三大药企之一的诺华制药又有新动向了。
ACZ885(药品名canakinumab,卡那奴单抗)在国内开展了临床试验,此次试验对象为全球招募600多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在中国有多个中心正在入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一线患者。试验对比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K药+化疗+安慰剂;一组是试验组:K药+化疗+ ACZ885
此次对照组用药,本身就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最好的选择方案,而新药ACZ885选择此方案进行对照,可以说非常有信心和野心。
简单地说,ACZ885是一种新型的“消炎药”,它是针对IL-1ß蛋白的靶向药物,原本是被开发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在早期的临床数据中,ACZ885本身的安全性是可控的,为了验证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招募了超过10000名患者,成为公司研发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花费最高的临床试验之一。
通过试验对照,使用ACZ885的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下降了24%,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10%。真正让试验者惊讶的是,此次数据意外发现,肺癌死亡率下降了高达77%!
ACZ885降低肺癌发病率(上)和死亡率(下)
目前,新药的临床试验已在国内开展,若是试验成功,无论是早期癌症预防,还是中晚期癌症治疗,对患者而言意义都特别重大。期待这一系列的试验成果可以取得成功,国内上市有望。
*具体临床试验情况,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查询,输入ACZ885搜索即可。
二、癌症与炎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肿瘤并不是突发疾病,从炎症到恶性病变再发展成癌症,中间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可以说,炎症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了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及其带领小组的一篇报告刊登在Cancer Research上,详细阐述了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过程,这项研究对于全面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分子关联提供了一些新基础。
2017年,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在对两种特殊炎性皮肤病的研究中发现,基因突变会导致机体炎症过度激活及癌症易感性的发生。
无论是何种试验,它们最终都指向:与肿瘤相关的炎症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转移、颠覆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改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等,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说白了,慢性炎症就是癌症的“帮凶”,癌症的发生、发展甚至复发、转移,都有炎症在一旁“助力”。
三、哪些炎症需要特别注意
就炎症本身而言,它其实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例如咽炎、鼻炎等。通常情况下,炎症都是有益的,可以抵御病毒的进一步攻击。但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
①肝炎-肝癌
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反复伤害,长期如此就会演变成肝硬化,若肝硬化不及时控制,就会恶变成肝癌。
②胃炎-胃癌
我们都知道,胃炎的发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杆菌是1类致癌物,它可以通过手、食物、餐具、粪便等传播。胃炎作为胃癌的高危性因素,有可能演变成胃癌。
③胰腺炎-胰腺癌
80%的胰腺癌患者有胰腺炎病史,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就会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增加胰腺癌的几率。酗酒和暴饮暴食都是引起胰腺炎症的诱因,想要远离胰腺炎,饮食习惯一定要修正。
四、提醒:消炎药不能随便用
炎症是一种体征,大多情况有益,但也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所以人们会用消炎药消除不适感。但提及消炎药,许多人直接将其归为抗生素。
抗生素是通过杀灭细菌,对其引发的炎症产生效果,而消炎药本身就能抑制炎症,减轻红肿、发热等症状,但并不能杀灭病原体。因此,抗生素与消炎药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使用消炎药前,需区分诱发因素,如扭伤造成的非感染炎症,可使用消炎药;若是感染性炎症,通常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使用消炎药一定要遵循说明书,合理选择用法用量,切忌超量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从炎症恶化到癌症,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注重身上的“小毛病”,避免反复炎症刺激。想要监控炎症癌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最重要,控制好炎症,正是阻断走向癌症之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