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痰、虚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国家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

文 / 宝贝长成录
2021-01-29 19:22

摘要: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由“鼻鼽”和“哮喘”两种疾病组成,致病部位在肺、鼻。风邪、痰邪、本虚等均会导致本病发生。因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将从风邪、痰邪、本虚等方面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希望对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考。

0 引言

一直以来肺系疾病都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过敏性肺系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比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临床观察到上、下呼吸道过敏疾病往往兼而有之,于是2004年正式提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这一概念。

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缩血管制剂、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虽然临床疗效尚可,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于是现代临床提出免疫治疗和脱敏治疗。而中医虽对于本病有独特的见解,贾晓周老师提倡通过“从风论治”“脾胃论治”“五脏论治”来形成中西医结合理念,因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1 、“鼻鼽”的中医病因病机

过敏性鼻炎古已有之,古称之为“鼻鼽”,鼻鼽病首见于《内经》,如《灵枢·口问》谓“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嚏。”至于鼻鼽病发作的原因,一般认为鼻鼽多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若此时风寒、异气等邪气乘虚侵袭,则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司,从而导致津液停聚,炼液成痰,痰邪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二》中记载:“鼽涕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盖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涕之证。”

2、 “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喘论》首先提出“哮喘”,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味,专主于痰”。其认为肥甘厚腻之品易伤脾胃,脾伤则失健运,通调水道失职,痰邪随即产生,成为哮病发病的夙根。而《幼科发挥·喘嗽》中提到“或有喘疾, 遭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时有反复,此为宿疾,不可除也。”《时方妙用·哮证》则认为:“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于肺,当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或者嗜食咸酸等因素的时候,则会引发哮喘。

3、 “肺鼻一体”

无论是“鼻鼽”还是“哮喘”,其发病皆与肺、鼻相关,中医将“鼻、喉、气道、肺”统称之为肺系。古代中医解剖学中,《素问·金匮真言论》言:“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肺开窍与鼻,鼻在外,肺在内,鼻既是肺与外界相连的通路,又通过咽、喉、气道与肺相连。在生理方面,《灵枢·五阅五使篇》云:“鼻者,肺之官也”,鼻是肺的门户。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宣发肃降正常,通调水道,则津液濡养鼻窍,鼻窍通利。鼻主通气,司嗅觉,鼻通气功能正常,则气机升降出入有通路,肺脏方可宣发肃降。病理方面,肺主气、司呼吸功能正常,则鼻窍通,可闻香臭。《灵枢·脉度篇》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而肺失宣肃,气机升降失常,则鼻通气不畅,津液壅塞鼻窍,则鼻塞流涕。《诸病源候论》亦言:“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齆。”

4、 风、痰、本虚是致病关键

4.1 风邪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尚娇嫩,形气未充,不能自行调节寒温,而家长常出现护养不当的情况,因而六淫外邪易多罹犯小儿。其中六淫致病以风邪为主,风邪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其善行而数变,四时风邪,皆可伤人,因而过敏性疾病发作常常变化无常、发病急骤,病位游移、行无定处。患儿发病突然,如接触冷空气后,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符合风邪发病急骤的特点。患儿荨麻疹发作突然,风团样疹突起于皮肤,很快能自行消失,恰似风邪发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汪受传也提出了儿科的“伏风”理论,风邪平时深伏体内,而不发作,一有外风侵袭,或者某气、某味、某物所触,则随之被引动而发病,中医临床主要是从风论治,首选药物推荐为玉屏风颗粒。

4.2 痰邪

痰邪遇感引发,痰随气动,痰气互搏,壅塞气道,导致肺道狭窄,气行不畅。痰邪可以单独为患,壅塞部位不同,则会引发不同的疾病,如壅塞鼻窍,则正邪相搏于此,引发鼻炎;痰邪侵犯气道,则可导致咳嗽;痰邪留邪于肺,则能引发哮喘。

此外,痰邪还可以兼并六淫邪气,合而致病。比如平素既有痰浊内停,又遇外邪侵袭;或者素体肝火旺盛,又内有郁热痰盛;或因中阳不足,寒邪内生,水道失利,聚湿成痰,寒痰相结,闭阻气道,发为本病。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外感六淫或饮食内伤,使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正如陈修园在《医学从众录》中指出“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中医临床主要是脾胃论治,首选药物推荐为参苓白术颗粒。”

4.3 本虚

小儿五脏六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脏六腑虽已基本长成,但尚不充盛坚固。虽脏腑已发挥功能,但其功能并未完善。正如《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谓: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形气未充,以肺、脾、肾三脏尤为突出。《万全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予亦曰心常有余,肺常不足……此所谓有余不足者,非经云虚实之谓也。”由于小儿“三有余、两不足”的特点,小儿五脏之间强弱并不均衡,五脏中任一脏腑的病变,很容易引起它脏,甚至五脏的病变,中医临床主要是五脏论治,补气为要,首选药物推荐为黄芪颗粒。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过敏性鼻炎、哮喘患儿多有家族过敏史,而家族体质不尽相同。此类患儿体质禀受于父母先天,成为多种过敏性疾病发作之夙根,一有所触则宿疾复发。此类过敏性疾病即与先天禀赋相关,而“肾为先天之本”,则与肾之功能密切相关。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脾肾三脏亏虚,气的生成不足,运化无权,气不能推动津液正常运行,则津液停聚为痰饮。此外,肾主水液代谢,肺为“贮痰之器”,脾是“生痰之源”。肾虚则水无所主而潴留,致水邪泛滥;肺虚则宣肃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津液不布;脾虚则健运不能,水湿内停,聚痰成饮。

5 、因此中西医联合诊疗方案推荐:儿童新型多功能直肠栓剂具有:扑尔敏/盐酸麻黄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及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中医方案推荐根据患者中医辩证情况选择:玉屏风颗粒或者参苓白术颗粒或者黄芪颗粒即可。

6 、结语

目前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并无规范化、统一化的确定标准,研究此疾病,认识此疾病的致病因素多采用传统观点。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作为一种过敏性肺系疾病,其发病与肺、鼻密切相关,但在临床治疗中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