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文 / 方知有医
2019-03-04 16:19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今天我们来说鼻渊的辨证施治,首先来介绍一下它的辨证要点,鼻渊的辨证要点首当我们要分清它的虚实。

一般的突然而形成的这种病,初病,它的体制大多数比较壮实,所以它属于是一个实证。若要是一个久病,体弱,病情缠绵经久不愈,或者时而出现一些这个时轻时重的,大多数它属于是一个虚中加实的,这种纯虚的比较少。这个实证它又分以风为主,以湿为主,以热为主,所以在这里边我们要分清楚风湿热这样的一个轻重而已。

虚症要注意气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同时还必须要辨别与肺胆脾还有肾它们之间的这样一些关系。所以鼻渊以热证为多,病久可以伤气,多与肺关系比较密切。鼻涕的这种形色气味是辩证的重要依据。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你比如说第一个是清涕,他表示风寒以及体虚胃气不固为主。如果说这种鼻涕是粘黄的这种鼻涕,他则表示受了风热,或者是风寒,他入里化热了,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如果是一个黄的浓涕它是一个热毒,蕴结在肺,或者上呼吸道,黄稠而量多,则是一个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了他的就可以形成一个黄稠而量多的这样的一个鼻涕。

第四,那就是臭涕他表示热毒运载了肺脏,浊气弥漫了这是第四个。第五个就是黏涕量多不断,气不摄精,或者是脑渗成为鼻涕的,就是脑汁向下渗漏成为鼻涕。第六个就是涕中带血的,就鼻涕当中带有血,大多数是一个燥火上扰了

所以这是我们应该特别警惕他鼻子当中的一些癌症,所以这是它的一些辨证要点。下边我们就来说一下它分型论治。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1.热壅肺窍

它的主症是鼻塞,香臭难辨,头额胀痛,鼻额辛酸,鼻流脓涕,或者先微轻涕继而转成了这种浊涕。初期可以伴有发热,勿风或者是勿寒,身体酸楚,而不是苔薄白,或者是微黄脉浮说。它怎么形成的这些证?

主要是风热犯肺,或者是风寒化热,上犯了清窍则头疼鼻塞这种嗅觉不灵,所以初期它的热,淤而不慎就是瘀不厉害,或者是风寒还没有化热,故此他的鼻涕还是比较清。然后既则可以出现肺热内蕴了,然后后边就出现了肺热内蕴了,所以这种水液的浑浊,所以转为这些浊涕。

若邪他在胃在表,故此它可以出现这种寒热,身体疼痛,苔薄白或者黄,脉浮数,所以这些都是一个风热上受的一些症候。这时候我们给予疏风清热,新宣利窍为主的方法治疗。所以用什么?

用苍耳子散为主,方剂当中它有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疏风利窍,所以他最好是加上菊花连翘银花黄芩等清解上焦风热的一些药物。如果说热盛就加上石膏、知母、鱼腥草,然后去给他清热。鱼腥草是我们中药当中的一个消炎药,所以用上以后它可以一方面是清热解毒,再一个可以去代替了消炎药的这样一个作用。

如果鼻涕比较多,那就加上桔梗和大贝母,大贝母就是浙贝,比如说是因为风寒所形成的,它还没有进行化热的,最好是用苍耳子散,合上辛夷,然后酌情你去加上细辛,蒿本,防风,羌活,来给她疏风散寒,所以这是第一个类型。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2.胆火上泛

它的症状是鼻涕是一个浓稠的,颜色黄而臭,鼻子里边红肿,鼻塞,头昏脑胀的前额疼痛,口苦嗓子干,晚上睡不好觉,而且还多梦,心情比较急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这是因为他的胆,一热于脑,火热向上熏灼了清道,所以他得津液就化成了脓。故此头晕脑胀的或者前额疼痛,它的鼻涕是一个黄臭,就像脓一样,它的鼻内红肿,然后使他的鼻塞而不通等等。胆热上蒸,再一个舌红苔黄,脉弦烁,它都是一个胆热内郁的一个征象。

所以这样的一些临床表现和它的病机,我们就给予清胆泻火化浊通窍为主的一个治疗方法。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使用,并且可以同时服用一些像霍胆丸,霍胆丸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清肝保脑丸。方剂当中有龙丹草,黄芩,山栀子,他去苦泻胆火。另外有泽泻木通车前子,它可以导湿热下行,当归生地去养血,柴胡为肝胆经的引经药,它可以使要到达于病所。

然后这种胆火它可以下泻不复,来熏灼清道,而鼻渊它就形成了,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用这个这个霍胆丸。用霍胆丸它可以去凡是胆火上熏的,这种浊涕淋漓量多,它都可以去用它,效果还挺好的。此外还有一个像取渊汤,说清肝透顶汤,也可以因症去选用一些方子,这是第二个。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3.胆经湿热

胆经湿热就是他的鼻涕流出来以后是一个黄稠而量多的,鼻子不通气就是鼻塞,头昏头沉,肢体困倦,顽脾纳差,胃脘部痞满纳差,口粘,痰多,苔黄腻,舌质红,脉如数

它形成这样的一些症状,主要是湿热的熏蒸,上扰了清窍,故此他的鼻涕是黄稠而量多的。鼻塞,头沉重,口粘,痰多,他就会因为湿热熏蒸上扰了清窍,所以它就可以出现这些症状。

然后湿热则顽脾那差,肢体困倦。苔黄腻,脉乳硕是一个湿热的征象,我们就用清脾化湿芳香通窍为主的这样的方法进行治疗,所以选用了这个丹溪鼻渊方和甘露消毒丹进行加减使用

这里边有苍珠,来健脾避秽浊;里有胆南星半夏,可以燥湿化痰;另外有藿香蔻仁,芳香宣化,然后化这种浊;,黄芩连翘,清湿中之;辛夷花,白纸,来新宣通窍;所以适用于脾经湿热上蒸的这样的一种鼻渊,这是第三个类型,这属于是实证当中的这三个类型。

下面我们看一看虚症,虚症当中的我们总共排下来,这是第四个。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4.肺气虚寒

它的症状是鼻涕清而色白量多,没有臭味,但绝对有腥味,鼻子不通气,不闻香臭,稍遇到风寒则鼻塞流涕加重,气短,自汗,面色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无力,它主要是由于肺主气,气虚寒凝了,则涕轻,则鼻涕是一个清的而有腥味。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气和他鼻子就可以闻到香臭。如果他肺气不和,所以鼻子他就闻不到香臭,所以气虚卫外不固,风寒它就容易通过口鼻侵袭,以致肺气失宣,所以他就出现了鼻塞,流涕加重了。气短,自汗面白,苔白。脉虚,这都属于是一个气虚的征象。

这时候我们就给他益气温肺,散寒通窍为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选用温肺止流丹,方剂当中有人参,易肺气;然后细辛可以温肺散寒;荆芥祛风,可以散这个邪气;而桔梗可以宣畅肺气;鱼脑石它可以止这种鼻涕而通窍;甘草它可以调和诸药,同时还可以酌情去加这个龙骨,还有诃子。诃子的诃是一个言字旁一个可以的可叫做诃,这个诃子可以收敛,止这些鼻涕。而石昌浦路路通可以宣窍通络,比如说他有自汗,容易感冒,可以合上玉屏风散。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5.脾气虚弱

它的主要症状就是鼻涕多,粘而色白,然长时间不能够治愈而拖延下来了。所以鼻塞不通利,香臭难辨,头晕目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然后食少,大便不实或者是溏泻。面色是一个伪黄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没有利

所以这个主要是一个脾胃虚弱,清气不升。所以脾胃虚弱,那脾不是有升清的功能吗?所以他脾胃虚弱,它也就不能升清,所以清气不升。鼻塞闻不到这个气味,所以它的这种浊气给拥滞了,则涕多而粘稠,肢体倦怠,少气便溏,面黄舌淡,脉缓无力。

所以这些证都是由于他的中气虚弱,脾失于健运,所以他的化缘不足,匮乏所形成的。所以那就给予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的一些方法进行治疗比如说他是久病脾虚了,气他不射精,而鼻涕流下来的是粘着色白的,可以选用补中益气汤。别人说脾气亏虚,外感风寒的就可以选用丽泽运气汤。

补中益气汤,它是用参芪朱草来补益中气,当归养血,陈皮调气,然后升麻和柴胡引清气上行,有补气升清的功能,气壮则能射精。丽泽运气汤,所以他用的黄芪甘草大枣能够益气扶正,麻黄防风白芷,羌活独活等等,能够去散寒透窍。对于脾气亏虚,外感风寒所形成的这种鼻渊也比较适合应用,这是第五个。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06.髓海不充

他的症状是鼻涕流出来的是浓腥而粘。 就像鱼脑子长期的流而不止,所以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容易健忘,腰膝酸软,然后阴虚他则可以出现一些盗汗,颧红,嗓子发干,舌头干燥,舌质红,苔少而肝脉细数。肾阳要是亏,所以这就形成面色的一个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所以它这是怎么形成的这些证呢?

鼻窍它上通于脑,肾;它主骨生髓不充于脑吗?所以鼻涕流出来,它没有什么制约,所以必然会导致髓海不足,损及于肾,髓海空虚,故此脑转耳鸣健忘。经他不上注于目,所以他视物模糊,他腰为肾之府,虚则可以出现腰脊背等等这些部位的酸软,然后阴亏不能制阳,虚火内生,所以他就咽干舌燥,盗汗,两颧发红,舌质是红的,而且脉细数。

如果阳虚他不能去温煦了,所以面色苍白,型寒,腰膝酸冷,舌淡脉是沉,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就选择就用补肾填精益脑止涕的这样的一些方法进行治疗。涕就是鼻涕,这个方子选用了肾阴亏虚的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合上生脉散,阴阳两虚的可以选用补脑丸。

六味地黄丸,它擅长去养这个肾阴,合上生脉散,则是金水相生的这样的意思。虚火旺者可以加上知母黄柏,而这个补脑丸它取参芪来补气,就是人参黄芪来补气,然后鹿茸、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肉苁蓉、杜仲、菟丝子、五味子等等这些要与补肾填精,精足则能生髓;所以对久病髓海不充的鼻渊,所以用了有益于脑汁鼻涕,而指的这样的一个功效。

对症下药,你的鼻炎该这么治!

所以说实症它有三个类型,虚症它也有三个类型,所以在这里边我们一共介绍了六个类型。

所以我们对鼻渊也好,我们叫它鼻炎也好,我们怎样去给它预防和护理,主要是在于避免这种感冒,以免诱发或者是加重。要重视鼻腔的卫生护理。

所以我们每天洗脸的时候,尤其是到晚上,洗洗完脸把手也洗干净了,你整个连鼻腔都要洗一下,或者是在游泳的时候,要防止水进入到鼻道。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生活起居也应该特别注意进行调摄。所以鼻渊今天晚上就讲到此,就到此为止截止。

鼻炎这个病在目前这个阶段发病率比较高。所以在我们临床当中,如果说遇到了这样一些鼻炎的病人,我们不妨可以用我们刚才所讲的实证的三个类型和虚症的三个类型,我们不妨可以去试一试。

如需收听完整音频请前往微信公众号搜索方知有医添加关注,菜单栏即可获取听课链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