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常用药之间的区别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过敏性鼻炎一发作,不仅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烦恼,而且还可能会因为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下面作者根据国内外指南,谈谈治疗过敏性鼻炎类常用药物之间的区别。
一、过敏性鼻炎常用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鼻腔黏膜炎性反应,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清水样涕、喷嚏。常用治疗药物:
三类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口服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过敏性鼻炎一线治疗药物,推荐使用。
三类药物:口服或鼻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用减充血剂、鼻用抗胆碱药,为过敏性鼻炎二线治疗药物,酌情使用。
二类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减充血剂,除严重过敏性鼻炎外,一般不推荐使用。
二、一线治疗药物
1、鼻用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作用特点:①国内外指南公认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药物;②持续用药明显优于间断用药,疗程不少于2周;③疗效在1周内达到峰值,如果用药1周仍未见明显疗效,则可能无效。
特别提醒: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鼻用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全身吸收较少。
2、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口服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鼻用药物: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等。
作用特点:①疗效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但可有效控制轻度,及大部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②对鼻痒、喷嚏和流涕效果好,对鼻塞效果有限;③起效快,可“按需给药”。
特别提醒: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酮替芬等)具有中枢抑制、抗胆碱能作用,不推荐用于儿童、老年人及驾驶人员。
3、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孟鲁司特
作用特点:①缓解鼻部症状要弱于鼻用激素;②对鼻塞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③适用于伴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
三、二线治疗药物
1、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常用药物:色甘酸钠、吡嘧司特和曲尼司特等。
作用特点:①改善鼻塞效果不明显;②起效慢,需要提前2周使用;③作用时间短,每天给药3~4次。
2、鼻用减充血剂
常用药物:0.05%羟甲唑啉,0.05%赛洛唑啉。
作用特点:①可快速缓解鼻塞,对其他鼻部症状无作用;②严格控制用药次数,疗程不超过7天;③可与鼻用激素短期联用。
3、鼻用抗胆碱药
常用药物:0.03%异丙托溴铵。
作用特点:①可有效减少鼻分泌物,对其他症状无明显效果;②15~30分钟起效,药效维持4~8小时;③很少全身吸收,安全性较好。
四、过敏性鼻炎伴有哮喘的治疗
近50%的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10%~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
对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推荐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白三烯拮抗剂。
五、联合治疗
1、鼻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
中-重度过敏性鼻炎:鼻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起效快、疗效好。但是,鼻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尚未证明有额外的临床获益。
2、鼻用激素+口服白三烯拮抗剂
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对于经单一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鼻塞等症状仍未得到良好控制者,可以加用口服白三烯拮抗剂。
3、口服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拮抗剂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口服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拮抗剂的疗效,比单独口服抗组胺药或单独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