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需要手术吗?——长征医院许国华教授科普系列

文 / 新批判主义哲学家
2019-06-12 20:36

何时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一旦启动,骨化物就会随着时间不断的生长,最终必然导致颈脊髓的压迫,因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最终必须手术治疗,否则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患者的瘫痪,但并不是所有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一发现就必须马上手术。

对于骨化物较小且比较平滑,对脊髓无明显压迫并且症状较轻者,或本人坚决拒绝手术的患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对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必须定期观察骨化物生长情况以及对脊髓压迫情况,一旦骨化物较大对脊髓造成明显压迫以及导致明显椎管狭窄者要及时手术。对采用非手术治疗者一定要避免粗暴地推拿、按摩和牵引,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颈部过度伸屈、醉酒和运动跌倒,否则会导致症状加剧甚至瘫痪。

而对于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如严重肌无力、麻木、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

症状严重,骨化明显,椎管矢状径<12 mm,影像学显示脊髓明显受压;

影像学上骨化灶十分明显,椎管极度狭窄、轻微外伤或颈椎小范围活动即可引起脊髓损伤;

合并有发育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颈椎节段不稳定者;

突发轻微外伤导致脊髓损伤者。

有哪些手术方式?

当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主要有前路(从脖子前边)、后路(从脖子后边)和前后路联合手术。

(1)前路手术:前路直接对致压的骨化物进行切除,达成最为有效的直接减压;手术效果好并且可以避免骨化物的继续生长和复发。但前路骨化物切除手术难度大,瘫痪风险高、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可能性较大,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对于一般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尽量避免前路的直接切除骨化物。近两年长征医院发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并且明显减少了手术技术的难度和风险,但该技术没有切除骨化物,骨化物会不会再生长目前由于缺乏长期观察尚不明确。

(2)后路手术:后路手术是属于间接减压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从后方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向后方漂移从而躲开前方骨化的后纵韧带的压迫。后路手术虽然不是直接的减压,但手术的风险相对于前路骨化物直接切除要明显减少,手术效果也比较明确,但后路手术也存在骨化物继续生长的问题。常用的后路手术有后路开门手术和后路全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手术两种。开门手术就是把一侧的椎板开个槽,另一侧的椎板当作做门轴,像开门一样把开槽侧的椎板提起来并用小钢板固定住,扩大椎管容积,让脊髓能向后漂移。全椎板切除手术就是整个把后方的椎板切除扩大椎管,这样脊髓可以充分的向后漂移躲避前方的压迫,疗效确实,并且椎板切除后进行固定融合,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固定融合后后纵韧带骨化生长停止或者生长变缓慢。

(3)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指一期先行椎板切除术或椎板成形术,扩大椎管矢状径,然后再从前方切除骨化灶,由于后路扩大了椎管,提供了脊髓可避让的空间,前方骨化物切除时手术风险可以明显减少。由于前路和后路一般情况下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对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前后联合手术,该术式仅用于单纯前路或后路效果不好的患者。

手术风险高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属于颈椎手术中难度和并发症较高的手术,并发症概率是要高于普通类型颈椎病手术,尤其是颈脊髓损伤、硬脊膜骨化脑脊液漏、术后切口内迟发型出血等发生机率明显较高。但随着现在医疗技术及各种新的手术设备的使用,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减低。

术后还会再复发吗?

后纵韧带骨化一旦启动就会持续的生长,除非是前路直接切除了骨化物,对于非直接切除的尽管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术后还是会有向上下蔓延生长,所以手术减压一定要充分,必要时需多减压一个节段,避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向上下再进一步的蔓延。但临床上也发现手术治疗后再出现脊髓压迫的机率并不高,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只要手术减压充分了,术后按照医师的医嘱进行正规的康复和注意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一般不需担心术后复发的问题。

专家介绍

许国华,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

海军军医大学青年后备人才

海军军医大学优秀学者

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得者

国家“健康快车”远程医疗上海骨科专家中心专家

国际脊髓协会(ISCOS)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联骨与关节风湿病学会脊柱非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

中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再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学组副组长

中国骨科学会会员

中国脊柱脊髓学会会员

世界华人骨科学会会员

《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

《脊柱外科杂志》特邀编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

自1996年开始从事骨科临床一线工作,对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寰枢椎不稳、寰枢椎畸形及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脊柱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在美国哈弗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美国西北医学中心、波士顿医学中心、弗罗里达州医院学习和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师从美国脊柱微创外科协会主席Atony Yeung教授学习脊柱微创外科并获得美国微创医师协会颁发的证书,在沪上较早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

共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国际上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副主编、参编出版脊柱外科专著10部,其中副主编教材1部。承担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并负责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及医药重大课题、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8项等;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研究经费总额1000余万元。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1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开展国际上首例野战条件下的颈椎后路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