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眩晕?可能跟“耳朵”有关!

文 / 卓智健康管家
2019-04-22 17:48

看诊时我常会听到这样的描述:“医生,我起床或躺下时会天旋地转”,或“我在床上不敢翻身”,又或“我低头或抬头时会天旋地转”。


您是否也有过类似体验?这又是什么原因?在揭晓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女士的就医经历。

真实案例

37岁的李女士曾是一家外企的白领,3年前开始出现的头晕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最初李女士注意到自己在低头时会出现旋转的感觉,后来在她躺下睡觉或者起床时也会有同样症状出现,每次持续数分钟才会消失。


为此,她前往一家知名的三甲医院就诊。第一次她看了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和骨科三个科室,最终给了她“颈椎病”的诊断,但李女士的病情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此后的3年里,李女士反复前往不同医院就诊了7次,期间还住了3次医院。


为了找到病因,她做了2次头颅CT、2次头颅磁共振、3次颈椎磁共振、1次磁共振脑血管成像,以及颈椎片、电测听、前庭功能、抽血化验等,但不同医院给她的诊断还是以“颈椎病”为主,另外也有“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甚至还有“抑郁症”。


由于头晕的原因并未真正找到,她十分苦恼,又不得不反复求医,而且也无法正常工作,以至于她的家人觉得她是在装病!


除了工作,她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记得看诊时李女士告诉我“这几年来我非常痛苦,我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正常洗头,由于低头时我就会头晕,我只能站直身子用淋浴来洗头”。


那么李女士究竟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呢?



认识不足的“耳石症”


其实李女士患的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她所患的是 “耳石症”。


“耳石症”的学名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


“耳石症”最大的特点就是体位快速改变时反复出现视物旋转感,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当体位固定后眩晕随即消失,而体位再次改变时可再次出现,通常不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目前无论国内的共识还是国外的指南,对于“耳石症”最有诊断价值的内容为:


① 医生详细且有针对性的病史询问;

② 医生在诊室内的手法检查(常用的如Dix-Hallpike或roll test等)。


概括来讲,即问诊和体查。


耳石症的手法检查(Dix-Hallpike)示意图


大家可能会说,看来诊断一个典型的“耳石症”患者并不需要过多的检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国内很多医生对“耳石症”的认识不足,即使患者的症状很典型,医生也很难识别出,由此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常接踵而来。


目前,“耳石症”常常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但实际上由“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极其少见。


国外有报道指出,一个“耳石症”患者得到正确诊断前所花的费用高达2000美金。前面提到的李女士在找到我们看诊前就花去了大概30000元的医药费,在加上她因为看病所产生的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算下来已经花费了将近150000。


此外,不少“耳石症”患者因担心和恐惧,会在头晕发作时前往急诊就诊,可见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耳石症”如何治疗

“耳石症”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那么这种病好不好治呢?其实大部分“耳石症”的治疗并不复杂,并不需要服药或者打针输液,而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在诊床上进行治疗。


富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手法治疗(常见的手法有Epley法和Barbecue法)帮患者缓解症状。由于复位操作需要医生对患者“耳石症”的类型进行判断后方可进行,因此复位治疗的效果与医生的经验密不可分。


虽然有 ⅓ 至 ½ 的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在一段时间(约2周)自愈,但在这段时间内不少患者的工作或生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年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存在跌倒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发生“耳石症”时要及时找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在最大程的缓解不适。


参考文献

1. 靳哲, 庄建华, 赵忠新,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情况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346-1347

2. von Brevern M, Radtke A, Lezius F, et al. Epidemiolog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7;78:710-715.

3. Bhattacharyya N, Gubbels SP, Schwartz S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Update).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 156:s1-s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