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口腔护理你知道多少?

文 / 梦西洲大健康
2021-11-20 09:16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

口腔是呼吸、消化道的入口,具有咀嚼、吞咽、说话等重要生理功能,但是口腔也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定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并提出了“8020”的口腔健康理念,即80岁的时候,应该还有20颗牙齿可以使用。

截至今年,全世界60-90%的学龄儿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龋齿;15-20%的中年人(35-44岁)患有严重的牙周疾病,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约30%的65-74岁的人没有自然牙。

口腔虽小,但却关系到全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那么口腔就相当于是大树的根须。只有健康的根须,才有健康的树干和亮丽的枝叶,因此口腔护理十分重要。

01

一般而言,0~6岁之前,嘴里全是乳牙,医学上称为乳牙列。6~12岁左右,嘴里既有乳牙又有恒牙,医学上称为混合牙列。12岁以后,嘴里全是恒牙,医学上称为恒牙列。

幼儿从出生6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左右全部长齐20颗乳牙。乳牙的钙化程度较低,容易发生龋坏,儿童时期患龋率是很高的,有的地区可达80%-90%。

学龄前的儿童年龄小,牙上有了小龋洞也不能表述很清楚,此时家长若不能及时发现,则小洞会很快变成大洞,并且会产生疼痛,引起牙髓炎症,甚至根尖炎症。有一些长期慢性的根尖炎症还会造成继承恒牙牙釉质的发育不全。

到了学龄期儿童,乳恒牙开始替换,这一阶段可能会由于个别乳牙的早失、滞留、不良习惯等原因而发生错颌畸形,错颌畸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美观。

相关专家建议在儿童时期,家长应该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小龋洞及时充填,发现错颌畸形及时矫正,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其向深层进展。

02

成年人多见的口腔疾病是龋病和牙周病,成年人的患龋率达40%,牙周病的患病率达70%~80%。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口腔卫生方面的防病知识还很缺乏,许多人头脑中还保留着“牙痛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致使许多人有了牙病也不治疗,任其发展。

本来可以早期充填的龋洞往往由于病人延误治疗而发展成为牙髓炎,疼痛难忍,严重的还可以造成牙髓坏死、根尖炎等。

在成年人当中,患牙周病是很普遍的,它是造成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人平时不注意口腔保健,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甚至有的人根本不刷牙,造成口腔内牙石堆积、牙龈红肿、出血、流脓、满嘴臭气,严重的病人出现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直接影响了牙颌系统的功能及全身的健康。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成年人应每年到医院进行1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

同时,每半年至1年进行1次洁治(俗称洁牙),将沉积在牙面上的牙石去除掉,治疗和预防牙龈的炎症,使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另外,还应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每天都应该用牙线认真地将每个牙面上的牙菌斑去除干净,这样才能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03

牙周病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许多老年人为此失去了牙齿,剩余的牙齿也摇摇晃晃,不很牢固。

另外,由于牙龈的退缩,牙根外露,牙间隙变大,容易嵌塞食物,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将食物残渣清除掉,很容易发生根面龋。根面龋进展快,可很快波及牙髓,造成牙髓炎、根尖炎等。

一些老年人认为“老掉牙”是很正常的事,因此直至牙破坏很大成为残冠、残根,甚至牙齿脱落也不愿就医,孰不知这是很有害的。

残冠、残根长期存留,多伴有慢性根尖周围的炎症,除了对牙颌系统造成直接的危害之外,它还可以成为病灶,引起远隔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疾病或症状,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关节炎、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再者,许多老年人具有长期的烟酒嗜好,这种不良的刺激及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均有引起口腔黏膜白斑及口腔癌的危险。

口腔癌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定期的口腔检查才能发现。因此,相关专家建议老年人应每半年做1次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这样既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于9月20日正式启动线上义诊直播,助力大众口腔护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