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女子后背部总不舒服,口腔经常有馊味,被发现是食管异常

文 / 今视网美食诱惑
2021-01-18 00:33

——梁宝松/文

巧破“堤坝”治疗食管憩室

食管,顾名思义,就是一根管子!上端连接咽部,下端连接胃,是我们吃下去食物进入胃肠道的通道。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食管就是个这样的管道而已,可是,有些人就比较特殊了,他们不满足于拥有一根管道,他们需要“一管一厅”!也就是在食管的管壁上,再全层局部膨出,形成个房间,叫做憩(读作qi)室,如果给这样的人做个胃镜或者钡餐透视检查,我们会在食管壁外发现一个与食管腔相通的“房间”!这样的憩室,可以长在食管上段,也可以长在中下段,如果憩室很小,尤其是憩室靠近胃的那一侧,如果不形成个堤坝样的结构,食物可以自由进出,那样就不会有任何症状,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果靠近胃那一侧形成“堤坝”样的结构,食物进入之后,就不容易出来,残存在憩室内的食物,有可能引起感染,发酵,患者就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咽东西的时候出现咕噜声,食物发酵产生的馊味还会从食管“冒出来”,引起患者严重的口腔异味感!

对于这样的有症状的严重憩室,在医学上曾经是让医生左右为难的疾病!这是个良性疾病,不影响患者寿命,可以不治疗。可是,患者吞咽困难,疼痛,无法忍受的口腔异味,不治疗?真的是太难受!如果治疗?需要开胸,需要劈开胸骨或者切断肋骨,这样的治疗让人觉得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也让人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这不,我们最近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个42岁的女性患者,她平时总感觉后背部不舒服,有时候还会从“胃里”翻上来发酵的“馊味”,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乳头状瘤,食管内大量食物潴留。今年6月份,患者来到我院就诊,电子胃镜提示:食管下段憩室。

这个患者该怎么治疗?

就在前几天,我们河南省消化病学会和消化内科年会隆重举行,大会也举办了内镜诊疗技术的实况转播,就在演示会上,这个患者,由我们的美女教授,李晓芳主任医师,做了食管憩室经口内镜下憩室间脊及贲门肌切开术。

患者摆好体位,麻醉达成,只见李晓芳主任医师轻柔准确地把胃镜通过口腔,咽腔后插入食管,在食管的下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开口,一个巨大的囊袋向外突出到了纵隔内。憩室开口靠近贲门那一侧,形成了一个脊,像堤坝一样,使进入囊内的食物无法排出!

李主任在憩室靠近口侧的那一端,先用个注射针,扎在粘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接着注射生理盐水,让粘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通过水垫分开,再用高频电刀,切开个口子,利用前端安装了透明帽的胃镜,把胃镜当成盾构机,沿着最里边粘膜层和第三层固有肌层之间的粘膜下层(里边查第二层)挖隧道!在憩室的底部,发现这个大“布袋”,只有粘膜层,粘膜下层和浆膜层,没有固有肌层!这太难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穿孔!当越过了憩室底部,再次到达憩室靠近贲门侧的边缘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个能阻挡憩室内食物外流的“堤坝”——肥大的肌肉脊!使用电刀,李主任把这道脊从中间用高频电刀切断,就相当于给这个“堤坝”扒开了一个泄洪口!继续往前,把贲门括约肌也用电刀切断,退回镜子,检查所有的出血点都做好了止血,里边的那一层菲薄的粘膜保护完好,最后用钛夹,夹闭隧道入口,最后检查,食管壁已经成了平滑的状态,那个恼人的憩室不见了!

通过这样的一个微创技术,李主任治愈了患者巨大的食管憩室,那些引起患者痛苦的症状统统消失了!而且,患者的体表没有切口,更没有劈开胸骨,切断肋骨,只是,这样的隧道技术,尤其是憩室底部连肌肉层都没有,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穿孔,真的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今天给大家科普的这个食管“憩室”内镜治疗新方法,大家看懂了吗?(本号总顾问梁宝松教授,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医科大学本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