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口腔溃疡,多是“上热下寒”!一张方子,补阳气、降虚火

文 / 就是健康
2020-12-21 19:10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脏象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顽固口腔溃疡的事儿。

之所以要说这个,实在是源于我亲眼见到的一则“人间悲剧”。

我说它是“人间悲剧”,这一点都不夸张。

这个患者,年29岁,男性。什么毛病呢?口腔溃疡。他的病史有十多年了,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用了很多药物,效果都非常一般。

刻诊,见患者的嘴唇里,有两块溃疡,颜色淡红。虽然疼痛不十分明显,但是也会影响到生活。

看舌脉,发现是脉象弱,舌苔滑,色白,完全不见火热之象。

我问患者,这么久以来,用过什么药?

患者苦笑回答:凡是去火的药,几乎都用了个遍。

我问,除了口腔溃疡,消化好不好?

患者说,不敢碰凉的,否则必然腹泻、腹痛。这个现象已经持续好多年了,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我说,怎么会没问题呢?问题就在这啊。

接下来,我给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制附子、肉桂各9克,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2克,干姜10克,山药15克,苍术、陈皮、丹参、薏苡仁、扁豆各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药用七剂,口腔溃疡愈合。此后随访将近一年,反馈未曾复发。而且,脾胃消化有明显加强。

其实,上头这个配伍,立方的思想,源于军中杏林名宿王师。我早年学习王师的经验时,注意到他对顽固口腔溃疡的治疗思路。可以说,我是将前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现在,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我为什么说这是人间悲剧?我跟你讲,这个患者的问题,十多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原因就是“误治”!他的问题不是真正的上火,而是典型的“上热下寒”。

所谓的下寒,指的是他脾肾阳虚的问题。怎么知道他脾肾阳虚?脉象细弱、舌苔白滑、饮食不耐寒凉,容易腹泻便溏。这些都是重要的迹象。

什么是“上热”?就是说,你的脾肾阳气太弱了,结果内寒逼迫火热之邪上犯到头面,形成了口腔溃疡。换句话说,脾肾之阳见到寒邪太盛,根本制衡不了人家,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人家就跑了,跑到口腔里,形成口腔溃疡。这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脾肾之阳太虚弱,导致无法濡阳口唇,最终发病。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温补脾肾之阳,把寒湿之邪化散掉。

理解了这些,上面配伍的意义,你就懂了。其中,附子和肉桂温补脾肾阳气。党参、白术、茯苓、干姜、山药、薏苡仁、扁豆、苍术、陈皮,用于健脾燥湿,温中补虚。丹参这味药,活血化瘀止疼。这就是基本意图。

医案、配伍,我都介绍完了,看起来也不算复杂。

但是,这里给我们的思考,是蛮多的。

现在,临床上的确有很多顽固的口腔溃疡患者,你别看嘴里总犯病,但是脉象沉弱,四肢不温。再仔细一打听,发现消化不好。这就是上热下寒啊。这样的人,还可能会反复用到清热去火药。结果,越用越严重,越用越复杂。因为寒凉之品会加重脾肾阳气的不足啊。所以我说,这个时候,只有把阳气补进去,才能把火气降下来。你说是不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专业人士必须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