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文 / 明清大历史
2019-09-23 10:11
"引言

自古以来牙齿洁白整齐一直都被列为提升颜值的加分项。对于咱们现代人来说保持牙齿健康是一件相对来说轻松的小事情,如果不幸牙疼,我们还可以到医院去看口腔科,轻轻松松搞定牙齿问题。那么古代人是怎么样的呢,他们会刷牙吗?如果牙疼了怎么办?古人是通过怎样的小妙招保证自己可以拥有32颗健康的牙齿。

识牙辩人

古人形容一个人长的漂亮,常常说他的牙齿洁白整齐,如《诗经·硕人》中形容美女"齿如瓠犀",即指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楚国的屈原用"朱唇皓齿"来形容美人,宋玉用"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来描绘倾国倾城的大美女。相传汉代的东方朔"目若玄珠,齿若编贝"。而"骈齿"则是圣人的气象,如帝喾"生而骈齿,有圣德",姬发"武王骈齿,是谓刚强",孔子"龟脊、辅喉、骈齿",这几位圣人都是一排突出大门牙。反之,牙齿不对称参差不齐的称为龃龉,而"踞牙" 则用来形容凶恶的猛兽,可见牙齿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孔子

古人难逃牙疼的魔爪

牙疼是古人常见的一个问题,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东晋时期,有一位名臣叫做温峤,他在平定叛乱返回武昌的途中,半路突然牙疼,闹得死去活来的。温峤实在是不堪忍受,于是找了个医生,把那颗牙齿给拔下来了。结果温峤拔完牙以后,伤口处理不当,造成感染,进而诱发了中风。没过几天,温峤就去世了,成为史上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因为牙疼疼死的人。

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也是一位牙疼患者,"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每当牙疼时杨玉环总是愁眉不展的,内侍端来的精美食物都没有胃口,连最喜爱的荔枝也提不起半点兴趣,后来还是靠口含玉鱼才治好了这牙疼病,这就是"含玉生津"的典故。

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贵妃病齿图

除了杨贵妃外,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受到牙疼的困扰,白居易在《病中赠南邻觅酒》中写道:"头痛牙疼三日卧,妻看煎药婢来扶。今朝似校抬头语,先问南邻有酒无?"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一种头疼牙疼的无力感扑面而来。头疼牙疼得在床上躺了三天,站都站不起来,最后是疼得没有办法了,让妻子去煎药,让婢女把他扶起来,颤颤巍巍地勉强去问邻居家里有没有酒,说不定喝醉了就能短暂地忘却这烦人的疼痛。虽说这牙齿犯起病来疼痛难忍,但是平时却也能咀嚼吃肉,但如果掉光了,那才是让人绝望。白居易在晚年就怀着这种惆怅写下了《齿落辞》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头发也掉了,牙齿也掉了,感慨自己恐怕是命不久矣。

古人如何进行牙齿护理

牙齿对古人的审美很关键,而牙疼有是疼痛难忍,那么为了保持一口洁白漂亮的好牙,古人是如何进行口腔护理的呢?

漱口。早在周代,古人就已开始注意清洁口腔卫生,《礼记》中记载"鸡初鸣,咸舆漱",说的就是当鸡开始打鸣的时候,人们就要起床洗脸漱口了。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主张饭后漱口,"食毕常漱口 "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认为早上漱口不如晚上漱口的效果好。 "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

古人常常用盐水或浓茶来漱口,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冀方》中就说到用温盐水漱口治疗牙疼"宋代的苏轼在《仇池笔记》就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每食毕以浓茶潄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说的是吃完大鱼大肉之后,用浓茶漱口就可以脱去齿间残留的肉渣。

剔牙。《礼记》中还有"毋絮羹,毋刺齿"的规劝,意思就是客人在主人家吃饭的时候不要往汤里面加盐(嫌弃主人家饭菜不好),不要剔牙齿,这句话表明早在周代古人可能已经使用牙签剔牙。

随着考古发掘,我们还在江西省南昌发现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就有一个用金制作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这个小杨枝也许就是当时的牙签。

三国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是靠剔牙维持口腔卫生,西晋人陆士龙在邺城时,曾看到曹操的生前遗物,他在给哥哥的信《与兄平原书》中写到曹操的遗物中有床、席、被子、帽子、扇,还有"牙齿纤",还从"曹公遗物"中拿出一个送给他的兄长。可见魏晋之时用牙签剔牙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古人的牙签和挖耳勺

刷牙。古人刷牙原先叫作"揩齿",揩齿保口齿清洁,在唐代已经流行。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就记录了揩齿的方法,每天早上把杨树枝的一头咬软,蘸上药物用来擦洗牙齿,可以使牙齿变得清香而光洁。

如果没有小杨树枝怎么办?直接用手!敦煌壁画中有一幅画"劳度叉斗圣图" 画里面有一个和正尚蹲在地上,左手拿着水瓶,右手伸出中指,在门牙上揩拭,旁边还有一个仆人给他递毛巾。

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劳度叉斗圣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像我们今天一样的牙刷。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出土了几个牙刷,长13厘米左右,刷头有双排毛孔,刷柄为扁圆椎体。考古工作者还在辽代驸马卫国王的墓葬中发现了两把制作精美的骨柄牙刷,牙刷头部有八个植毛孔,类似现代的牙刷两排十二个植毛孔。

除了出土文物外,宋代的文献也有刷牙的记载,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就记录了一家牙刷店"金子巷口传官人刷牙铺",书中还提到了沿街叫卖的货郎担子上有"刷牙"、"刷牙子"等物品。

牙好等于漂亮?牙疼等于要命!古人是怎么进行牙齿护理的?

古人使用的刷牙子

宋元时期古人已经用药物刷牙,类似于今天我们使用的牙膏。宋代周守中写的养生书籍《养生类纂》中还记载了用马尾制作刷牙子的信息。而宋代王怀隐、王祐编撰的《太平圣惠方》一书中则出现了"牙膏",即药膏药齿法,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这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牙膏刷牙。

元代的医书中同样出现了药膏刷牙的记载,元朝宫廷医生许用故编撰的《御药院方》记录了元代人用药物刷牙的场景,用刷牙子蘸药,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

所以说,古人的历史也是一部与牙疼抗争的历史,为了保持漂亮,所以还是勤漱口、勤刷牙吧!

参考资料:《梦梁录》;《全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