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幽门螺杆菌在口腔“定居”与胃没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1989年及1993年有研究者相继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此后许多学者采用不同方法从Hp阳性的胃病患者口腔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或检测到幽门螺杆菌的特定基因,表明口腔中Hp与胃内Hp具有一定相关性,人类口腔环境也适宜于幽门螺杆菌聚集和定植。
口腔,是幽门螺杆菌(Hp)除胃以外的第二定居地
Hp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一旦感染,自愈率接近于0。许多学者已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呕吐物、粪便,以及从食物、水源中检出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自然界的幽门螺杆菌球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复为具有感染性的典型形态,这些都说明环境中存在一定的传染源。
胃-口传播可能是胃里的幽门螺杆菌随脱落的胃上皮通过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近年来众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胃-口传播在Hp播散中的重要性。
牙菌斑、龈袋、龋齿、牙髓、舌背部、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均较高,口腔是幽门螺杆菌除胃部以外的第二定居地,可能是胃部Hp的重要储存库,可使幽门螺杆菌源源不断地伴随唾液吞咽入胃,引起胃部炎症的发生和复发。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是Hp根除失败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幽门螺杆菌传播中究竟扮演何等角色?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均显示,口腔中存在高Hp阳性检出率,有胃内Hp感染者的口腔Hp阳性检出率更高。
口腔Hp感染的存在,可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口服抗生素对口腔Hp的杀灭作用甚微。以上提示,口腔Hp感染,是根除治疗失败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
1、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为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一桌饭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别是有些家长还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这种习惯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应坚决杜绝。
2、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4、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
可见,要切实控制Hp感染,必须消除一切幽门螺杆菌可能赖以生存、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笔者微信ysejk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