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者险失母子两命,仅仅是因为一颗牙齿……

文 / 丁香园
2019-04-18 00:51

作为一名牙科医生,我看过太多血淋淋的临床教训。

两年前,我的科室收治一名孕妇,因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多间隙感染入院。

刚入院不久,这名孕妇就因为呼吸困难转入 ICU 并紧急行气管切开,同时准备接受剖宫早产。

其过程惊险万分,我们甚至不得不让家属做好了「可能损失两命」的心理准备。

这样的案例在各大三甲医院均不罕见

图源 @光华老蒋 微博

虽然这名患者最终得以母子双保,但其教训深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如同经历了一场艰苦持久的战役。

而这一切,最初只是因为一颗没有及时发现、拔除的智齿。

智齿:可能平淡无奇,也可肿胀封喉

智齿,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如果全部生长出来一共 4 颗,上下颌各 2 颗。

这种牙齿一般在 16 岁或之后,也就是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长出,因而得名智齿。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16~25 岁人群中智齿的萌出率为 54%,在已经萌出的智齿中,属于阻生和错位的约占 44% 。

口腔 X 光片上可以清楚看到 4 颗智齿的位置

图虫创意

智齿最常见的危害,一是智齿冠周炎,二是造成相邻牙的损害。

最凶险的莫过于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既可以平淡无奇,消炎即愈;又可以肿胀封喉,危至气管切开保命,个体表现差异极大。

本文开头提到「险失母子两命」的孕妇患者,就是严重智齿冠周炎的例子。

中国大部分三甲医院口腔科,每年都少不了收治一些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的病人住院。这些病人中,有运气好输液消炎治愈的,也有发展至口内或颌下切开排脓的。

第二种情况:因为智齿造成邻近牙齿损伤,也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

这也是常常是年轻人没有早期拔掉智齿,而最终后悔莫及的归宿,其中以前倾阻生智齿尤为多见。

这种类型的智齿水平向前直抵邻牙侧面,形成敞开式间隙,极易存留食物残渣,较难清理。

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邻面菌斑,并产生龋坏,导致相邻的牙齿进入快速毁灭崩解期。

图虫创意

因此,临床上经常出现因为前倾阻生智齿,导致相邻牙齿也被「拔一送一」的病例。

怕风险、怕过度医疗、怕疼……不肯拔智齿,到底是在怕什么?

许多人不愿意拔除智齿,一方面是不了解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就是「怕」。

1. 怕风险

所谓的「怕风险」,网络上报道的一些个例:拔牙后骨折、拔牙后瘫痪、拔牙后喷血……也算是某种佐证。

安徽卫视截图

@1818 黄金眼 微博截图

首先,拔牙作为一种有创医疗,本身肯定具有一定风险,这和临床上其他有创操作都是一样的。而拔智齿的综合风险,也确实高于拔普通牙。

但我也得说,交通事故发生率,永远比安全驾驶率低得多,没人会因惧怕交通事故而拒绝开车或坐车。而这些拔牙严重并发症,比交通事故率还要低。

这些网络报道的个例,看起来好象此起彼伏。但实际上,相对于庞大的拔牙者基数而言,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其实很低。

更何况,有些并发症和相关的纠纷,其实根本与医生的技术无关。

临床上是否产生纠纷,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医患关系以及术前沟通。对于牙科医生而言,术前说一句,胜过术后解释千万句。

2. 怕过度医疗

这个担心下面往往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检查发现有智齿,到底该不该拔?」和「如果要拔,该用什么方案?」

对于第一个「智齿该不该拔」的问题,目前口腔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无论长得正还是歪都必须拔除,这点毫无疑问。

至于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长成正位,有正常咬合功能,无龋坏,可以保留不拔;如果是肉眼可见的前倾阻生型,不论是否发炎,一般建议拔除。

值得注意的是,备孕期女性极为特殊,只要发现有阻生智齿,则一律强烈建议拔除。

图源:作者提供

对于第二个「用什么方式拔」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牙科医生,由于不同的颌面外科技术和意识,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不同的医患关系影响……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一部分智齿患者在问诊不同医生后,得到不同的手术方案。有的建议直接门诊局麻,有的则建议住院全麻,但患者智齿类型并不属于公认的高风险类型。

这种现状也成为各个贴吧,论坛,以及微博上大量吐槽的内容。

作为普通患者,从被建议住院全麻到门诊局麻搞定,自然很容易把某些医生与过度医疗联系起来。

与以往不同,现在拔智齿前常规需要拍片,尤其是年轻医生,往往会选择依 X 线片所示智齿类型量力而行。

这种变化和割扁桃体类似。扁桃体切除术在二十年前,很多都属于门诊手术,医疗事故隐患极大。现在则多是住院全麻手术,患者安全性有了更大保障。

这一方面有助于医生更谨慎地规避风险,另一方面,患者也有更充分的知情权和风险认知。与二十年前「上来就拔」的情况相比,应该属于医学进步。

当然,真正高难度的智齿,是必然要在全麻下手术的。

3. 怕疼

至于最后一个「怕疼」,这和医生的技术、麻药的选择、患者的疼痛耐受阈值都有关。

如今,局麻药「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甲哌卡因注射液」早已成为所有牙科的常规首选,口腔镇痛效果卓越。

此外,随着微创拔牙技术的普及,除了少数的骨粘连需要轻锤增隙以外,以前广泛使用的「抡大锤式」暴力劈牙分根方式,已经被现在微创的拔牙手机或超声骨刀取代。

总之,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一般情况下完全不痛,或者稍有疼痛但可以耐受。

每一位备孕女性,都必须重视口腔健康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刻地了解:要想真正引起大众的重视,科普的力量远远不及实际项目的推动作用——毕竟,能够上网接受科普宣传且有能力理解的人,始终在少数。

目前,在我国女性的孕前常规体检项目中,仍然缺乏口腔例行检查,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包含这一项目。

这是最让我感到无助的现状。

女性怀孕后,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和糖分摄入量增加,前面提到的两种最常见的智齿危害:智齿冠周炎以及邻牙龋坏,相对于普通人群更易发生。

因此,对于孕妇而言,智齿就如同不定时炸弹。

一旦在孕早期发生冠周炎,由于孕妇的特殊性,除了接受普通的冲洗治疗以外,根本无法应用抗生素。

说白了就只能靠孕妇死扛。

能扛过去的还好,扛不过去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牙源性疼痛外,如果冠周炎严重,还可能出现类似文章开头的惊险病情。

羊城晚报截图

反之,如果能在孕前检查口腔健康,对于有牙结石或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的患者,就能够及时发现。予以洁治后,能相当程度地减少孕期牙龈炎牙龈出血,甚至牙龈瘤的形成。

如果存在阻生智齿,及时在孕前拔除,这也可以有效减少孕期的牙源性痛苦。

孕前口腔体检政策落地遥遥无期,但临床上血淋淋的教训也让我反复意识到,智齿对孕妇的危害实在太大。

我只能在此再次强烈呼吁:请广大备孕女性孕前检查时,有意识地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一旦发现智齿,尤其是前倾阻生智齿,请务必、立即、果断、趁早、毫不犹豫地拔掉它。(责任编辑:刘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