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为啥总在嘴里?老祖宗备下妙计,专除口中之火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2-06 11:55

本文理论依据:《脾胃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我们为您说上一事,这就是上火。

上火——生活中人人都经历过。遇见愁事,我们容易上火,别人劝解我们的话,也是“千万别上火”。

可是,您仔细想过没有?这人只要一上火,往往首先体现在我们的嘴巴里,或者说,以口腔的症状体现得最为明显。

不是这样吗?一上火,我们就牙痛;一上火,我们就口腔溃疡;一上火,我们就舌尖疼痛。还有那咽喉肿痛、面颊疼痛、口苦口臭等等,都是常见的上火症状。它们,都发生在嘴巴里。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口唇者,脾之官也”。所以,当我们脾有积热的时候,就容易体现在嘴唇上,以口腔溃疡为常见。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全都入齿,所以当有胃火的时候,我们就会牙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所以我们有心火的时候,舌尖往往疼痛、发红。肝胆有火的时候,胆汁上溢,我们的嘴巴里就会有苦味……

总而言之,口腔作为人体通向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和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所以当我们体内有火的时候,它会第一个表现出来。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一旦嘴巴里出现了上火迹象,我们该如何调治呢?

看官,说起如何去火,真要是详细地、全面地写起来,写成一本书也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去火这件事,本身要针对不同的病机、病因、症候来辨证施治,乃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这一篇小小文说里,自然是不能说得全面的。因此,我们只挑重点来谈。这就是我们老祖宗设下的清胃火的一张妙方。组方如下——

准备中药生地黄、当归身各6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升麻9克,水煎服。这是现代的剂量,参考自《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就服用方法而言,尽管是常见的水煎服。但古人对此格外用心,特别标注为“放冷服之”。

这张方子有什么来历呢?它源于《脾胃论》,乃是李东垣的一张传世妙方。这张方有什么特殊价值呢?说白了,就是清胃火,治牙疼。中医临床上,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的牙痛患者,在走投无路之际服用此方,往往柳暗花明。

那么,它是如何帮助我们清胃火、治牙疼的呢?

细说其中精义之前,我们得解释清楚,这牙疼分为好多种。看官记得,凡风火牙痛、风寒牙痛、肾虚火所致牙疼,都不适合这个办法。它所主治的,乃是胃火牙痛。这种牙痛有什么特点?一般来说,患者舌红苔黄,口干口热,口臭严重,一边牙疼,一边半边脸乃至额头、颈部跟着疼痛,痛到深处,面颊发热。仔细一看,牙龈红肿,出血,甚至溃疡。齿根松动。这类患者,喝凉水还可以,喝热水则完全受不了。

这样的牙痛,是怎么引起来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患者爱吃油腻辛辣热性食物,久而化热。二,吃热性补药太多了,蕴结成热。三,平时吃了太多凉食冷饮,导致阳热之气憋在里面,不得宣发,郁久成热。

对于这样的牙疼上火,这清胃散是十分灵验的。

这里面比较重要的两味药,乃是黄连和升麻。黄连,我们都知道,它性味苦寒,直折脾胃之火,力道很大。升麻呢?这味药本身可以治牙痛。你看《药性论》里面就讲过,它可以“治口齿风匿肿疼,压根浮烂恶臭”。可见,它是可以清热解毒。同时,它还具备升散之能。升散之能和去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老祖宗特别独特的中国式思维了。看官,我们东方文明讲究“杀人不过头点地”,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得太绝。比如说治病驱邪这件事,古人历来主张在驱邪的同时,给邪以出路。让病邪自己跑开。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不主张斩尽杀绝,而是主张疏导。对于这胃火,也是一样。我们不主张完全将其杀伐殆尽,而是要疏散它。火郁在那里,我们让它宣散开来不就行了吗?这就是“火郁发之”的一种简单理解。升麻能升能散,正好是宣发郁火的良药。所以它配合黄连,一个管杀伐清降,一个管宣散疏导。一清一散,相得益彰,何患胃火不灭?

接下来,我们再看牡丹皮和生地黄。其中,牡丹皮可以清热凉血,生地黄也能滋阴凉血。这两味药都是治疗血分有热的。什么是血分有热?说白了,这胃乃是多气多血的脏腑。它一旦有火,势必伤及血液,使得血里有热。要不然,我们为什么会牙龈流血呢?因此,这牙宣出血,实际上就是血分有热,热迫血而妄行的表现。据此,我们就要请血热。牡丹配生地黄,恰好可以实现。

最后,看当归。当归是养血活血的良药。它配合生地黄,主要是为了养阴血。为什么要养阴血?火为阳邪。阴能制阳。只有养好阴血,才能制衡火热之势。

所以说,这清胃散,可以说是治疗胃火牙痛的妙方。自它问世以来,历代医家可谓情有独钟,凡是胃火炽盛的,往往要用到它。就现代中医临床而言,牙周炎、口腔炎、三叉神经痛、口腔溃疡等,症属胃火炽盛而上攻的,就考虑应用。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留给后人的珍宝。实践过程中,也有人将其作以变化,比如去当归,加石膏等等,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无论怎么讲,方剂毕竟是方剂。看官读完此文,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和方剂精义之后,务必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千万不可不经辨证而贸然应用。这是不足取的。

好了。关于嘴巴里上火这件事,我们就先说到这里。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