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最多!改变这9点,可降低患病、死亡风险

文 / 点点滴滴健康笔记
2020-12-17 00:28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1990年,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2.71亿;导致1210万人死亡。而到了2019年,患病人数翻了近1倍,增加至5.23亿;死亡人数也增加至1890万人,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其中超过600万死亡发生在30-70岁人群中。

中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今年9月份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0亿,导致的死亡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死亡人数的45.91%和43.56%。

哪些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最易导致死亡?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危险因素呢?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的研究,通过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的分析,找出了13种容易导致死亡的心血管疾病和9种相关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123RF

易导致死亡的13种心血管疾病

1.缺血性心脏病

随着全球老龄化增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2019年,全球约有1.97亿患者,并导致914万人死亡。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减少肥胖的发生、治疗高胆固醇、改善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烟草和饮酒、改善院前和院内护理,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脏病长期后遗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中风

2019年,全球共发生1220多万例中风事件,其中缺血性中风763万例,出血性中风341万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8万例。中风也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2019年共导致655万人死亡。与女性相比,男性患病率虽然偏低,但死亡和残疾风险更大,女性中风生存率更高。治疗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3.高血压性心脏病

2019年,全球约有1860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导致了116万死亡。降低血压和控制其他风险因素,例如减少膳食钠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病风险。

4.先天性心脏异常

2019年,全球有312万婴儿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异常;患病人数达到1330万人;并导致21.7万人死亡,其中15万死亡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中。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不同,预防及降低出生后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能力有限,改善早期诊断和获得心脏手术是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

5.风湿性心脏病

自1990年以来,全球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稳步上升,2019年患者达到4050万人,并导致30.6万人死亡,其患病率在20-29岁之间达到峰值,并在40岁之前保持相对稳定,然后开始稳定下降 。

6.心肌病和心肌炎

在过去30年中,心肌病和心肌炎导致的死亡从23.8万增加至34万。无论男女,成年期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患病率和相关死亡率均有所增加,而且男性病例比例高于女性。

7.酒精性心肌病

2019年,全球酒精性心肌病患病人数为70.8万,并造成了约7.2万例死亡;男性因酒精性心肌病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因病损失的健康寿命年)显著多于女性。提高公众对饮酒危害的认知,有助于减少饮酒带来的危害。

8.房颤和房扑

2019年有5970万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患者,比1990年增加了约1倍。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肥胖,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改善血栓栓塞预防药物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房颤和房扑风险。

9.主动脉瘤

2019年,主动脉瘤共导致全球17.2万例死亡。相比于男性,尽管女性主动脉瘤患病率低,但生长速度更快,破裂的可能性更高,更可能产生致命后果。控制血压、戒烟以及提高筛查,如超声检查等,可在全球范围内显著降低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0.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通常发生在三叶主动脉瓣正常的老年人中,并且在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更高。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CAVD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及时提供瓣膜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CA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1.退行性二尖瓣疾病

退行性二尖瓣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二尖瓣脱垂,如果不治疗,将导致慢性二尖瓣返流、房颤和心力衰竭。2019年,全球约有2420万退行性二尖瓣疾病患者,并导致3.4万例死亡。

12.心内膜炎

2019年,全球约发生109万心内膜炎事件,并导致6.6万人死亡。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全球许多地区主要的心内膜炎病原体,其毒力极强,是公认的较差结局的标志物。

13.外周动脉疾病

2019年,全球约有1.13亿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比1990年增加了2倍;共导致7.4万例死亡。

9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1. 高收缩压

1990-2019年,全球高收缩压(SBP≥110mmHg)影响的成人数从21.8亿增加至40.6亿。2019年,有8.28亿成人收缩压高于140mmHg。高收缩压及其不良健康后果,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包括每天少于1茶匙的盐、充足的水果和蔬菜)、维持健康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和避免饮酒预防。

2.高空腹血糖

1990-2019年间,全球发生1.34亿例因高空腹血糖(定义为高于4.8mmol/L-5.4mmol/L)导致的死亡,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291万增加到2019年的650万。

在许多国家,体力活动较少且饮食不健康,是高空腹血糖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导致热量失衡和较高的肥胖率。增加体力活动,并减少含糖、高脂饮食,增加蔬菜及水果在饮食中占比,有助于预防空腹血糖升高。

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全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趋势在增加,2019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了约440万死亡。健康饮食、不吸烟、增加体力活动,以及在需要时进行降脂治疗,有助于解决这种全球健康威胁。

4.高体重指数

肥胖(体重指数【BMI】≥30kg/m2)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流行趋势。BMI升高使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恶化,对血压、血糖、血脂和炎症产生不良影响,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危害。

2019年,全球502万例死亡可归因于肥胖。需要采取多种方法,预防肥胖的发生,尤其是预防低龄人体重增加,包括改善饮食质量,降低单糖、复合碳水化合物和总卡路里摄入;增加体力活动,以及减少久坐行为等。

5.肾功能受损

2019年全球因肾功能受损导致的死亡超过316万例。需要政府、卫生系统、医生和患者关注,通过测量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来改善慢性肾病的诊断,同时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以降低肾功能受损风险。

6.环境和家庭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全球健康的首要环境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两种主要形式的空气污染:PM2.5环境颗粒物污染和使用固体燃料烹饪造成的家庭空气污染,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提高对空气污染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关注,使用便携式空气清洁器,使用清洁能源,有助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带来的危害。

7.烟草

2019年,烟草(包括吸烟、二手烟和咀嚼烟草)导致871万例死亡,而在烟草导致的死亡中,36.7%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同时,2019年所有吸烟者中有30%生活在中国,近1/3烟草导致的死亡发生在中国。

由于2019年男性和女性的全球吸烟率分别为33.5%和6.8%,因此在吸烟导致的死亡中,75.4%发生在男性中。戒烟、减少二手烟暴露,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风险。

8.饮食风险

2019中,饮食风险包括10种健康食物(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坚果和种子、牛奶、膳食纤维、钙、海鲜ω-3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5种不健康食物(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反式脂肪酸和钠)摄入过量。

2019年,约794万死亡可归因于饮食风险。增加健康食物在饮食中占比,减少不健康食物,有助于减少饮食风险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

9.体力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少,是全球大部分地区成人过早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

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或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综合起来达到这一等量的体力活动;每周应至少有两天从事加强主肌群的活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总而言之,心血管疾病一种常见的健康杀手,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减少含钠、糖食物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戒烟,戒酒,保持健康体重,将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风险。

Gregory A.Roth, et al.,(2020).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19: Update From the GBD 2019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11.010.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 deaths are rising around the world. Retrieved Dec 15 ,2020,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cardiovascular-disease-burden-deaths-world.htm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