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哪些症状,可以考虑为心脏病?它到底有多可怕?医生讲解

文 / 健康的咪豆子
2020-10-10 11:43


九月底刚刚过去的世界心脏日,张大夫在作为心内科医生,张大夫每天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自己的病人照顾好,除此之外就是尽量给大家做心脏知识相关的科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健康,同时也是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而在今天的门诊上就有人问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问题:“身体出现了哪些症状要考虑心脏病的可能?”我个人这个问题值得给大家说一说,今天总结一下。#寻找真知派#

九月底的世界心脏日,很多朋友在自媒体上也看到了,我想可能很多朋友以前可能并不知道这个节日。其实这个节日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直到到了2011年,9月29日这个日子被确定为世界心脏日。其实,确立这个日子为世界心脏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大家休假,而是向全社会强调了心脏的重要性,强调了心脏疾病的危害性大,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心脏健康。

有些朋友会问,心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你们总是宣传心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真的有你们说的那么多吗?张大夫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心脏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的确是非常高,在中国也比较高。2019年我们国家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中就明确指出,目前我们国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概有3.3亿,而高血压患者就有2.45亿,我想这个数字还是非常的触目惊心的吧。我们大家自已也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的周围,总会有一些亲戚朋友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年轻人或者名人发生心脏病或者心源性猝死的例子,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初秋创作正时,图文并茂赢补贴#

说了这么多,张大夫下面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哪些症状可能提示心脏病(简单说几种情况,不一定全面,唤醒大家重视心血管健康):#真相来了#

1.与活动有关的胸痛、胸闷等不适,伴有左上肢内侧、左肩、后背、胃脘部、颈部、左侧胸部、左侧肋部、左下颌的疼痛或者不适,持续有的会持续几分钟,停止体力活动,或者经过休息后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

2.胸痛、胸闷等比较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发作较前更加频繁(这一般提示心绞痛加重了,冠脉变得不稳定);

3.胸痛、胸闷持续超过20分钟以上不缓解,伴有出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除外心肌梗死);

4.心跳突然变得不规律或者有间歇,或者心悸感明显;

5.心跳突然加速,伴有心悸、出汗、头晕等伴随症状,要重视检查心脏;

6.出现过黑蒙、近乎晕厥、晕厥等症状,这时候也别忽视心脏健康。

我想,如果大家出现了上面几种情况,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医,尽量降低病情对于身体的影响,避免病情加重。当然心血管疾病很多时候还有一些不典型其他的症状,这就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其实,张大夫还想提醒大家一点,我们应该更加强调批评是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高血脂患者,在疾病的初始阶段,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通过健康体检就能发现,如果在疾病的初始阶段,我们能够尽快的发现并加以诊断,其后期的结局就会好很多。相反,如果我们对于很多问题不重视,很多时候甚至疾病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才想起来去检查,这样就有很有可能加大救治难度。

最后,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快点转给您的亲人朋友吧。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