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比癌症更可怕!心脏医生:做好6事,心脏或对你感激不尽

文 / 小小菌说历史
2020-02-23 00:20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双十一后,一个快递员业务非常繁忙,原本他以为只是得了感冒,却没想到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衰,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它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心衰的全称叫做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心脏走向衰竭,也就意味着生命逐渐凋亡。如果不积极治疗,这种病的生存率比癌症还要低。据中国心衰指南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约为0.9%,至少有1000万心衰患者群,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中,每10人就有1人患有心衰;其次心衰的死亡率相当于恶性肿瘤,约50%的心衰患者在确认5年后死亡。

心衰已非“老年病”。

专家提示,心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心衰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疾病患者。此外,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抽烟、酗酒等,也可成为心衰的诱发因素。很多中青年患者不了解心衰的风险因素和早期征兆,延误治疗,也有人轻视病情,最终酿成悲剧。

一旦发生心衰,将难以彻底治愈,所以要想降低心衰的危害,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衰,不发生心衰。秋冬季节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可成为引发心衰的“罪魁祸首”。只要我们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多数心衰是可以预防的。

心脏医生:做好6事,心脏或对你感激不尽

1、加强预防心脏病

加强对心脏病的预防就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心衰的可能。首先,冠心病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和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心脏的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因此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正规治疗。只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除了引起冠心病外,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使得心室舒张能力下降,导致心衰,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更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居民中房颤的发生率呈现增高,无论有没有症状,发生房颤后都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

2、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不要吃得太咸,注意清淡饮食。患者要做到每顿饭都不宜过饱,否则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压力,一般来说7成饱就可以了;日常进食,青菜、水果可以相对多吃一些;另外,心衰患者要尽量少碰一点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

3、少做家务,减轻心脏的负担

必须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除了戒烟,还要尽量减轻体重,适当运动。还有,对于已经发生心衰的老人,要让他们在体力和心理上处于放松状态。有很多人觉得老人退休不上班了,还能劳累到什么程度?其实,有些老人在家承担所有家务,从擦灰到拖地,从做饭到洗碗,从接送孙子上学到孩子幼小的时候帮忙夜里照看,这些劳动量都是不轻的。如果心衰老人还继续承担这些繁重的家务,就不利于康复。

4、监测体重

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限制钠水的摄入量是心衰的重要治疗措施。了解心衰患者钠水摄入情况可以及时指导治疗方案调整并预防心衰恶化,而测体重是一个简单易行检查体内液体潴留状况的重要方法。

每天体重的增长达到1kg以上者,几乎可以肯定有液体潴留存在。体重持续、快速地增长(3天超过2kg)是心衰恶化的表现。建议患者每日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如每周增加2~3千克),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重要提醒:一周内体重的快速增长,提示心衰的恶化,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5、自我监测病情,定期复查

若出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质量增加等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即使没有症状,每1-2个月1次至医院复诊或向随访护士报告基本情况,包括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体重变化;饮酒、膳食和钠摄入状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每3-6个月1次复查心电图、生化检查、利钠肽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6、做好心理调整

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总之,对于心衰患者,最好的做法是早预防、早治疗。因为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先。越早得到治疗,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生存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