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鹏教授:25年一个心脏病医生的“三次升级”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欢呼庆祝。作为医疗各行媒体,《医学界》策划“礼赞70周年,与国同行”的专家访谈专栏,希望通过对话中国医学专家的方式,追寻中国医学在70年历史中的发展足迹,做到“知来路,明去处”。这里,我们邀请到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刘兴鹏教授,为大家分享心血管领域70年的蓬勃发展及他的从医经历……
48岁的刘兴鹏是中国心脏病领域的知名专家,正处于事业黄金期的他是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2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研究、治疗心律失常的“专业户”,探索医生多点执业的“先锋者”。“我是幸运的,遇到了好的导师,遇到了好的职业发展平台,遇到了好的社会大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成功的基石,谈及个人职业发展,刘兴鹏却更看重“外部环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医学界”对话刘兴鹏,聊了聊一个医生的成长故事、心脏病领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最懂心电图大夫”
刘兴鹏的职业履历比较简单,研究从事领域更是“从一而终”。
1989年,刘兴鹏考上滨州医学院,此后不断深造,最终在2001年博士毕业时顺利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为一名心脏科大夫,2011年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本科阶段对心电就很有兴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工作之后一直从事和心律失常相关领域,”职业生涯中,刘兴鹏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研究心电、探索心律失常诊疗。
对于心电,刘兴鹏“情有独钟”,作为心脏病领域比较难的部分,电波抽象复杂,通过电波的变化发现疾病需要很强的推理能力,需要“热爱”和“烧脑”。
刘兴鹏常说自己是“电工”,他将心脏比喻成发动机,冠心病和心律失常是心脏常见两大疾病,“油路”堵了造成冠心病、“电路”堵了造成心律失常。他“深入浅出”的理解植根于对心律失常的长期研究。
25年的坚持,刘兴鹏在心律失常领域做出了“个人品牌”,收获了”大众口碑“和”行业认可“。
在互联网文章平台上,他是患者口中、国内复杂心律失常、房颤、室速等治疗的“首选大夫”;
在行业内,“刘兴鹏大夫心电图时间”系列课程,成为医生学习心电图的精品课程,基层大夫称他是“最懂心电图的大夫”、“最会教心电图的大夫”。
“人口老龄化之后,心律失常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就像房子内部的电线一样,将面临电路老化的问题。
”刘兴鹏认为,作为心脏病领域亚专业的心律失常将会有更强烈的社会需求。一个医生的“升级”
“国内医院都在疯狂做手术,我所访问的医疗机构在世界上很出名,他们并不忙着做手术,而是留下了很多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法国的经历让刘兴鹏意识到一个医生真正的成长靠的并不是埋头做手术。
在法国,刘兴鹏更是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的导师Haissaguerre教授是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奠基人和引领者,学术成就蜚声世界。但令我极为意外的是,他居然有5个秘书,形成一个分工明细的医疗团队,并不是教授一个人单打独斗,诊前服务、诊后随访都在做,效率很高质量很好,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
2011年,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刘兴鹏来到朝阳医院。配备一名专职的随访护士,成为他的“跳槽”条件。
刘兴鹏的这个创新之举在当时并不被理解和看好,有人认为这是“匪夷所思”之举。如今8年过去了,刘兴鹏所倡导的专人、专职、专业的“随访管理”收到很好效果,从当时的“标新立异”成为朝阳医院管理改革的特色、诊疗理念转变的成功实践典范。
“人的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情就可以,我今年已经48岁,喜欢还能继续发展自己。”70后的刘兴鹏期待在学术上、专业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在复杂心律失常疗法创新上取得突破。做有兴趣、有价值的事情,一直是刘兴鹏职业信仰。他期待自己创建的医生集团能够释放出心脏医生的潜力,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基层。心脏病大国到强国
回顾中国心脏病领域发展,刘兴鹏认为有四个阶段:建国后前10年:与世界水平差距,但追赶也快,出了一批“大医生”。1956年—1976年:随着相关政治运动的开展,学术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世界在发展,我们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逐渐变大。1978年—上世纪80年代:随着高校的招生、医院心脏科室的设置、对外学术交流的恢复,心脏病领域在复苏,弥补差距。上世纪90年代来至今:快速发展的阶段,手术例数、术者经验、硬件水平等方面开始在国际领先。“进步很快,差距也很明显。我们在心脏病领域疗法缺乏创新、器械、药品鲜有原创,不能引领行业。”刘兴鹏认为,中国在心脏病治疗领域诊疗呈现出“舶来品”的特点。“我们做的就是例数多、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没能将病例优势转变为真正的创新引领。”成立医生集团之后,刘兴鹏与基层医疗机构有了更深入交流,他发现在心脏病诊疗领域资源不均衡问题同样凸显。“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心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心脏病诊疗能力羸弱,即使有了最先进的机器,人员短缺问题很难解决。”“顺”成为刘兴鹏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他所前进的每一步似乎都有一双手在背后推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感觉。
“顺”的背后更离不开“恒”,一个医生的恒心和恒念,让刘兴鹏走的更快、更远。
“心脏病医生的培训体系应该建立起来,给予年轻大夫更多上升机会,不同平台上的医生应该同样有机会。”
对话刘兴鹏
医学界:您认为心脏病领域会出现大的变革吗?刘兴鹏:外部技术的发展将会是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医疗方面应用成果惊人,能够在早发现、早诊断方面带来变革,从而提高救治结果,实现更优预后。新药将会问世,更微创成为趋势、甚至不用开刀。医学界:很多人都在谈职业倦怠,您怎么看?医学界:关于行业发展,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专家简介
刘兴鹏
刘兴鹏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 End -
看过,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