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的人群,需要休息还是需要进行锻炼?看专家的理解

文 / 力祥影视屋
2019-09-06 15:16

心脏是我们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保障我们自身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的生命马达。如果心脏不好,常见于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患者,而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心脏不好的这类人群而言,尤其要注意平常的日常生活习惯。

心脏不好的人是需要休息还是需要锻炼哪?

运动的好处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人群而言,需要格外注意运动的控制。对于心脏不好的人群而言,会因为运动而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是猝死,但是如果是适度的运动却也有利自身心脏功能的恢复,进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1、运动对心脏病患者的益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的适应性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的能力以及弹性、降低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提高人体血管的调节能力等。所以,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还是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临床上面,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主要有以下的这几个目的:增加自身的心肌供氧量,增强心肌的工作效率;降低自身胆固醇的含量、减小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和增加自身血管的弹性,延缓自身动脉硬化的发展以及改善自身的情绪等。

2、心脏病人的运动方式:应该以改善自身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为主要目的,配合一些活动关节和促进血液的循环以及增强自身肌肉力量的训练等。运动应该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目前认为除了严重的冠脉病变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伴有运动器官的病变、急性感染者不可以进行运动之外,其他的心脏不好的人群应该遵医嘱进行适度的运动。

3、锻炼可以提高自身心脏的功能:

心脏功能比较差的人群需要一定的运动来刺激强化自身心肌收缩的这一能力。首选的有氧运动,可以有利心脑血管,因为可以加速自身血管内层分泌扩张血管的物质,可以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考虑到运动的难度以及可行性,我们一般推荐的是快步走或者是慢跑。

4、心脏功能比较差需要“动”“静”相结合:

心脏泵血稍微差的人群,如果运动过量容易出现血压的异常以及头晕气喘等一系列的症状。避免运动伤害所以需要动静相结合,逐步的增加自身运动量,但是重点是在于量力而力。运动量也并不是越多就越好,一定需要控制一个度,以免“伤膝盖”。运动之后休息的时候,不应该立刻停下,而是需要做好“缓冲的运动”呵护自身的心脏。

并且锻炼的益处非常多,不仅仅只是在心脏上面:

A、可以改善自身的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可以锻炼我们人体吸入氧气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肺活量。长期的运动可以使自身的心肌纤维粗大而且强壮,运动过程之中吸入的氧气能心肌细胞有良好的代谢环境,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诞生。

B、可以促进自身的代谢:

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以及胃肠的蠕动,增进自身食欲并且可以加速食物的吸收,减少便秘。运动对锻炼神经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保持自身骨骼和肌肉以及关节的韧性和坚固性,可以让患者的肢体动作比未运动的同龄人更加的敏捷。运动还是代谢类疾病(比如:高血糖或者是高尿酸亦或者是高血脂)的克星。

C、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运动可以调动我们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可以抵御病菌的入侵,晚年的时候需要远离各种“大病小病”啊!

D、预防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由于自身骨骼之中钙的流失,骨头松脆而且易折。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自身骨骼的密度。有效的防止钙丢失,运动的时候偶尔晒一晒太阳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合成。

长期的坚持,“运动”其实就是中老年人抵抗疾病的“一剂良药”啊。

但是运动的项目应该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者是健身车亦或者是游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以提高患者的心和肺的功能。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比如病房这一阶段,应该以缓慢步行开始,逐渐的练习步行以及慢速的爬楼梯,辅以上肢以及下肢的运动;

出院之后,可以逐渐的加快步行的速度,增加爬楼梯时间等。之后逐渐的恢复正常的活动,坚持每天运动至少30min左右,以运动之后主要以不出现不适为金标准,期间要注意监测自身的心率以及血压等变化,如果一旦出现异常,应该及时的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