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什么病?

文 / 健康斯密达
2019-07-31 00:33

在诊所工作,经常能碰到这样的患者:

总是觉得心脏部位或者胸口其它部位不舒服,具体怎么不舒服患者自己也说不上来,有时候有针刺一样的感觉,有时候呼吸不畅,闷得慌;有时候大口叹气一下就好了;平时休息的时候发作,起来动一动、跑一跑又好了;有时候心跳得慌,想想别的事又好了;发作时间又非常长,动辄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都不见好。

这时候患者往往开始紧张,焦虑,觉得“我这么不舒服,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吧!”接下来就到诊所看病,有时候甚至闹着要住院治疗,“好好的查一查!”如果这患者以前从来没有检查过心脏方面的问题,医生多半也会同意住院检查一下。可是住院以后天天做检查,抽了很多血,做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彩超、胸片乃至胸部CT、有些人还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至于其它脏器的检查统统都做了,但是都没发现什么问题。同时还用了各种各样的抗心脏缺血、抗粥样硬化药物,比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还有各种降压、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等等。总之,做了很多检查,吃了很多药物,可还是怎么都不见好。这时候有些人就开始对医院的技术产生怀疑,乃至对医生的人品产生怀疑:“怎么做了这么多事情还是没什么疗效呢!”

吃各种药

这种情况完全不少见,甚至可以说西医院天天都碰得到。这时候医生一般就会怀疑是不是存在一种叫“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情况。确切的说这也是一种病,但是这种病跟一般所说的“心脏病、冠心病”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以下引用一段文字来做个基本介绍。

听医生讲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中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岁~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神经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社会竞争的紧张、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系统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其中自主神经起主导作用。通过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相互拮抗、协调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活动。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或工作学习紧张、压力较大时,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失平衡,导致本病发生。心血管神经症人群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尤其更年期女性更易发生,除与女性易有的神经类型、性格有关外,目前认为女性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也参与了本病的发生。

想看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心脏神经官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