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不运动,心肺功能差别有多大?试验数据告诉你

文 / 小心肝
2019-04-28 20:39

平时喜欢宅在家里看视频,走几分钟路程就喊累,孩子到底是娇气,还是真的累?

孩子3岁做过心脏手术,医生说恢复良好可以运动,现在都上小学了,不知恢复怎样,能不能上体育课?

“对于这些问题,过去医生都是凭借经验给予指导建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CICU主任崔彦芹教授表示,现在有了针对儿童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试,可以全面客观评价孩子的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运动与不运动,心肺功能差别有多大

从去年12月开始,历时4个多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招募了200名适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志愿者,进行了第一轮运动耐量检测。

结果显示, 3/4的孩子能达到欧美国家健康儿童的心肺运动能力,但仍有1/4左右的孩子,运动耐量接近下降或达到下降状态。并且,平时缺乏运动的孩子和热爱运动的孩子,心肺功能差别十分明显。

测试者中,有12%处于接近运动耐量下降状态,14%的测试者为运动耐量下降状态。“这部分孩子心肺功能明显较差,具有肥胖、爱玩手机、平时缺乏运动等特点,看似体健实际上是一群亚健康孩子。”她提醒家长,要有意识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

结果还显示,先天心脏病手术后的孩子,其心肺功能未必不如正常孩子。21例先心病(根治后)患儿的CPET测试,实际氧耗量平均达到了预测值93.7%。这意味着,先心病根治后,患儿的活动能力可以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比不爱运动和肥胖孩子拥有更好的运动耐量,能跑能跳。

了解心肺功能,CPET 是“金标准”

CPET具有无放射性、无创性,能够全面客观反映人体在休息及活动状态下心、肺、骨骼肌等各方面功能,是国际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

崔彦芹表示,常规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只能了解静态下的心脏状态,但不能代表运动时的状态。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孩子在运动过程中有无心肌缺血、心率失常等等,检查出可能存在的隐匿问题,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有助于在实际运动中规避风险。

儿童CPET适用于6—18岁的儿童,以及术后半年的心脏病患儿。其最主要用途是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后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和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儿的心肺功能评估、手术前风险评估、治疗后随访评估。

CPET还能辅助医生鉴别儿童心悸、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的原因,进行儿童残疾评估,为康复治疗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前天有个80后妈妈带8岁女儿来找崔彦芹看诊,“这个女孩一运动就心跳加快,胸口不舒服,但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只是心率稍微偏快,为110次/分钟,有可能因运动诱发室性早搏。”崔彦芹称,小女孩做了CEPT测试,结果得到证实。运动状态下出现室性早搏,虽不是严重疾病,但提示孩子在运动时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需要引起注意。

而健康儿童通过CPET测试,可获知运动耐量,了解心肺功能基础,排除潜在疾病。如真没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帮助提升体育考试成绩。

4个简单方法,可以自测心脏强弱

心脏,是身体运营的中枢,心脏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中老年高发,年轻人、儿童罹患心脏病也不少。因此,养心护心应该从小做起,除了定期体检,有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现心脏功能下降。

1、摸脉搏

对于健康人群,脉搏跳动的频率等于心率。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正常脉搏跳动频率为60—90次/分钟;6岁以上的儿童,正常脉搏跳动频率为80-90次/分钟。孩子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心率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心率过慢,可能是窦性心律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问题,严重心率慢的患者需要装心脏起搏器;心率太快,要警惕心肌缺血、高血压、心梗等疾病,必要时需要吃药来控制。

2、捏脚踝

这个叫做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常作为重症病人或慢性病人的判定指标。做法是,用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按压部位呈凹陷皮肤变白,一放开手指,凹陷处能在2秒内快速恢复正常,说明末梢血流灌注良好,全身血液循环好,回心血量充足,心脏功能较好。反之,如果按压后凹陷处超过2秒后才慢慢恢复,说明心脏功能差到一定程度了。

3、爬楼梯

爬楼梯时,会加强心肌的收缩,血液循环加快。如果能够连续爬三层楼梯,脸不红气不喘,说明心肺功能肯定不会差。

4、泡温泉

温泉水温度略高,当人进入温泉中,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的跳动自然也会加快。如果泡温泉不到5分钟,就心跳很厉害,侧面反映你的心脏功能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