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血管也会堵!别被你的体检结果“骗”了

文 / 生命时报
2017-07-04 18:32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血脂的检查结果正常,你可能会长舒一口气:终于放心了。

但是,先别高兴得太早。每个人的血脂标准都不太一样,化验单上的参考标准未必适合你。即使结果看起来正常,也可能已经“超标”了。

熊小知这就带你去“测测”,你的血脂应该是什么标准。

血脂标准,每个人都不一样

血脂能反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判断血脂是否正常,需要关注下面4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甘油三酯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很可能引起相关疾病。

坏胆固醇长期过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足,导致冠心病等疾病。

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还相当不稳定,一旦破裂就会短时间堵塞血管,导致心梗或中风(脑卒中),可危及生命。

对正常人来说,坏胆固醇建议控制在 <4.14(注:以下单位均为毫摩尔/升)的范围,如果能<3.12就更理想了。但它对心血管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加上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高,所以达标值应该控制得更低。

血脂有几个危险因素,如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好胆固醇HDL-C数值过低等。

我们按照危险程度,把对应的血脂指标分为四档,大家可对号入座测测自己的达标值:

  • 低危人群:坏胆固醇<4.14

低危人群,是指只存在1~2个上述危险因素的人,他们的坏胆固醇水平低于4.14即可。

  • 中危人群:坏胆固醇<3.37

患有高血压,且伴有1~2个上述危险因素的,属于中危人群,坏胆固醇的目标值为3.37。

  • 高危人群:坏胆固醇<2.59

患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慢性肾病中任何一种疾病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此外,得高血压的同时,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中的随机3个,也属于高危人群。

  • 极高危人群:坏胆固醇<2.07

同时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或者曾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人,尽量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07以下,且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

注意3点,检查结果误差小

血脂高不高,用检查结果和你的达标值对照就能看出来;但检查结果准不准,可能跟你体检前的一些生活细节密切相关。

为避免检查结果出现偏差,体检之前应该注意这3条:

1.检查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

短时间内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因此,在做血脂检查前3天最好别突然胡吃海喝,以免血脂“虚高”造成误导。

2.别刻意改变生活方式

体检前突击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血脂的检查结果看上去更健康,却不能反映真实的血脂情况。因此,检查前两周内,应该保持跟过去一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这样查出的结果才准确。

3.抽血前空腹10~12小时

进食后,甘油三酯的浓度会明显升高,比空腹状态下的血脂水平高出很多,所以刚吃完早饭去检查会让结果“虚高”。

而空腹时间过长,储存在身体里的脂肪被调动起来,也会让血脂升高。因此,最好在检查前空腹10~12个小时。

例如,明天早上8点要抽血检查,那么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可以喝少量水,晚上10点以后最好连水也不要喝。

不抽血,也能看出血脂异常

别以为只有体检才能查出高血脂,其实身体出现的一些征兆,也在提醒你该注意血脂了。

1

身上出现黄色小包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臀部、膝关节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有时候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说明你可能已经有高脂血症了,最好抓紧时间去查个血脂。

2

经常头晕、手麻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还觉得手脚发麻、沉重,这可能是在提醒你血脂偏高了,要注意控制。

3

腿肚子抽筋

腿肚子经常抽筋、刺痛也可能是血脂高引起的。

体内胆固醇过高无法正常代谢时,可能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抽筋;另外,高血脂容易让血管变窄,让腿肚子因为供血不足而抽筋。

4

眼睑长黄色的疙瘩

中老年人血脂高了,可能会在眼睑周围长出黄色的疣。它不仅说明血脂高,还可能侵犯到眼睛的黄斑,从而影响视力,需尽早干预。

5

食欲不好

高血脂会引起脂肪肝,导致肝脏肿大,肝功能发生变化,食欲受到影响。因此,出现食欲不振也有可能是高血脂引起的。

饮食+运动,管理好血脂

想要管好血脂,要知道血脂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首先管住嘴,减少饮食摄入的脂质;其次,合理的有氧运动,能消耗多余的脂质。

饮食学3招,就能少吃“油”

大多数血脂异常的人存在超重现象,因此在饮食上首先要控制总量,别吃得太多;其次是别吃的太油,避免摄入过多脂质。

最后,再送你三个饮食搭配技巧:

1

用豆类替代肉和奶

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肉、奶制品相比,豆类食物的蛋白更适合高血脂人群。在日常饮食中,可用豆类代替部分肉和奶,适当吃些瘦肉和鱼虾。

2

多吃燕麦和水果

燕麦、大麦、水果、海藻等食物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果仁、豆类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可降低食物内胆固醇的吸收率。

3

每顿主食少吃点

吃太多的主食和甜食,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推荐每天主食摄入量为250~400克,其中最好有50克以上的粗粮,尽可能少吃甜食、饮料、蜂蜜、糖果等。

坚持有氧运动,增加好胆固醇

中等强度运动和有氧运动,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增加好胆固醇的量。

  •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坚持3~4次运动,每次1~1.5小时,并且坚持力量锻炼加有氧运动的方式。

  •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效果最好,比如慢跑、体操、太极拳、运动操、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及健身器锻炼等。

    过低的运动强度对血脂的改善效果欠佳,比如慢走的强度就不够,1个小时6公里以上的快走或者慢跑才算中等强度运动。

  • “疗程”:较为全面地改善血脂状况,至少需要坚持运动3个月。

如果总是练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对脂质的吸收率可能会大大提高,储存能量的能力增加,不仅不利于血脂状况的改善,还可能使血脂升高。所以说,长期坚持比突击锻炼更有效。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4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查一次血脂,并注意控制饮食、合理锻炼。

你的血脂达标吗?希望熊小知提供的这些方法能帮到你。如果担心亲友遇到血脂问题,也请记得把这些知识告诉他。▲

本期编辑:张杰 美编:靳丰华

致读者:每次都是我在这儿讲,也不知道你们听得还满意不,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可以在评论里留言,票选前列的问题都有机会被我翻牌子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