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名医风采——郭彦清

文 / 掌中石家庄
2021-12-12 19:03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除了拥有高超的医术外,还要有常人所没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个医生,不但要有好医术,能够救死扶伤;还要会为患者省钱,无论贫富,只要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要懂法,不能乱开药,乱用药,要依法行医;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以言行做表率,对所有病患一视同仁,以一颗金子般的心捍卫医生的道德操守。”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门诊专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郭彦清如是说,

“我希望前来就诊的患者,花最少的钱就能把病看好。”这句话郭博士时刻挂在嘴边,字字铿锵,饱含深情。


不断攀登 学养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学路漫漫,中国作为肝病大国,据估计,中国超过五分之一的人群受到肝脏疾病的困扰,而如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或缓解痛苦就需要医生不断钻研、创新。

不管去哪里,手上都会拿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资料,郭彦清博士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一方水土百姓的能力,他舍得悉心钻研,在“准”(拿脉)、“稳”(病情)上下苦功夫,先找准病因,然后在稳中求进,不让病情恶化。他喜欢中医这个“万木皆药”的行当,喜欢中医的神秘与传奇。郭博士从事中医30余年,将自己从医几十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全部用文字记载下来,以便查阅。

1984年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只用西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去想问题,虽然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总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每每有这样的患者,也只是开点药,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但也想不到其它方法,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为了增加诊疗手段和方法,开始自学中医,并在1990-1995年,参加全国中医自学考试,并取得第二中医大学学历。为了能更好的深造,郭彦清博士先后在1998年取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2004年取得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博士,主要针对肝病的治疗。

工作之余,郭彦清博士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阅读医学文献,增加自己的知识厚度。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2部,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将心比心 为患者

医者大爱,源于对生命的敬畏。郭彦清博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时刻把患者的冷暖放在心头的肝病专家。从医几十年,同新中国一起经历了发展的艰难困苦,深深了解人民群众看病的不易。“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着见阎王。”这几乎已经成了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何花最少的钱看好病似乎成了一个难题。

“我觉得药价和疗效并没必然联系。只要能治好病的药都是好药。”比如乙肝抗病毒药市面上很便宜,但是很有用。用药之初,患者出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态对廉价药的药效保持怀疑,但郭彦清博士并不心慌,他坚信只要效果好,就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花钱少了,病却得到了缓解。这样做一方面是通过患者之间形成的口碑,传播给更多患者前来就诊;另一方面,靠医术为患者及时解除病痛,患者会觉得少花钱照样也能看病,这样患者和医生形成良性互动。

精于术理 求创新

中医传承要过“五关”,分别是文字关、经典关、思想关、创新关和实践关。其中文字是基础,文理不通则医理难明,学好古文当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之一。而有些人连《本草纲目》的序言都无法读懂,焉能学好坟典浩瀚的中医!

另一方面,“心中明了,指下难明”,初学中医者读再多的书,一上临床就感觉不会看病。所以说,走好中医这条路还是要从自身来找原因。有很多中医人都表示,学中医很难,难在治疗时对症状背后病机的把握,难在临床经验的获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部医学史,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然而医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纸上谈兵无异于玩火自焚。郭彦清博士从医至今,一直奋战在临床第一线,他坚信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发现患者的症结所在。如果一个医生不懂探索,只一味的采取保守治疗,那么他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

大医精诚,郭彦清博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