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别再说自己不能母乳了!这些原因足够说服你

文 / 肝胆相照
2019-08-01 17:08
"

每年8月1-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2019年的主题是“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别再说自己不能母乳了!这些原因足够说服你


大家都知道,乙肝妈妈的乳汁中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这使得人们产生了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可能通过乳汁感染婴儿的担心。由于这种担心,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母乳喂养率普遍低于其他母亲。

⊙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乙肝病毒感染风险

确有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喂养可能是乙肝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更多的研究认为,母乳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推荐意见3中指出:“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最新发布的《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中对乙肝母亲的母乳喂养情况也做了专门的表述,即:“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别再说自己不能母乳了!这些原因足够说服你


⊙母亲乳汁中有病毒为何不会传乙肝给宝宝?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有病毒,但不会影响其后代乙肝母婴阻断的结果,这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是以下五点:

1.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虽然有病毒,但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到产后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HBV DNA≥10的6次方拷贝/ml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2. 乳汁中的乳铁蛋白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活性。许多研究都发现,乳铁蛋白可以抑制丙肝病毒、乙肝病毒、腺病毒、艾滋病毒、轮状病毒的活性,因此可能抑制了乙肝病毒的感染性。

3.人的消化液可以使乙肝病毒失去活性,因此,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甚至有人认为乙肝抗原通过消化道后,可能促进免疫系统抗体的产生。

4.孩子出生时暴露于母亲羊水、血液中的乙肝病毒量远比母亲奶水中的病毒量高得多,母乳喂养接触到的那点儿病毒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5. 经过主动+被动联合免疫,孩子已经具备了抵御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只要孩子体内“抗HBs抗体≥10 mIU/ml,则可视为机体已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备了抵御能力”。

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注射后15~30分钟开始发挥作用,其血浓度在注射后3~7天达到高峰,半衰期一般可维持17.5~25天,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新生儿都能足够的抗体抵御来自母亲体内的乙肝病毒。

因此,乙肝妈妈与孩子亲近及母乳喂养都不会把病毒传播给孩子。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乙肝妈妈能不能母乳喂养的答案已经十分肯定。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国内外的乙肝指南都已经明确,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只要孩子经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正规免疫接种,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www.igandan.com)

本文综合载自蔡晧东搜狐自媒体、《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等,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一家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