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药为何变成“毒药”?

文 / 肝博士
2019-06-21 10:32

文/林国莉、庞毅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

审阅/刘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前阵子某品牌药酒的新闻非常火,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药酒药物成分“毒性”的讨论。实际上,良药变“毒药”的真实病例确实时有发生,却常被大众忽视。

因此,肝博士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林国莉副主任医师来和我们谈谈“药物性肝损伤”那点事。

案例

张女士是林医生主管的病人,中年女性,企业董事长。还记得从走入病房开始,她身上的名牌就惹人瞩目。可惜她脸色着实难看,黄得发亮,这也是她住进肝病病区的原因。

在就诊中,张女士透露了起病的经过:原来意气风发的女强人也有烦恼——随着年纪渐长,白发愈加显眼,生意伙伴都笑话她。她决心调理,于是向闺蜜讨教,觅得一古方——何首乌泡水。

连续喝3个月之后,她开始发现身体不对劲,不但胃口变差,上腹饱胀,一周一下子就瘦了5斤,而且小便颜色竟然变得像普洱茶般血红。

不由得再犹豫下去,张女士赶紧跑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查,转氨酶2000!总胆红素200!

林国莉副主任医师告诉她:“请马上停止你的‘秘方’,你这情况叫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听说过酒伤肝,但药伤肝其实绝不少见。

药物性肝损伤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西药的副作用。西方学者在研发药物的道路上走过不少弯路,终于明白了中国人常年挂在口边的古训:是药三分毒

药物引起肝损伤无非两个原因:成分本身有毒性;或肝脏对这个成分特别敏感。前者往往可以预测,后者却因人的体质而异。

为了判断一个药对肝、肾有多危险,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成为欧美药厂推出新药的门槛。经过三期试验的层层追踪,一款得以上市的药物,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说明书上长长的副作用列表。

别以为这西药特别“毒”,这就跟保险理赔条款一样,写得越详细,用药依据就越充分。哪怕你不得不使用存在明确肝毒性证据的西药,只要你的医生熟知这药的性质,及时发现并且停药,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中药并非原罪,没用对才是

说回咱中药吧,近年国内的调查显示,不正确、不规范使用中药导致的肝损伤占所有药物伤肝案例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出现这种趋势?林医生认为至少有几个原因:

一、成分不明确

在药物配伍中,3种西药并一块用就叫“复方”了,然而“24味”“67味”配方在中药里却比比皆是。

这几十种药,从西医的角度看,有效成分都很难说清,假如其中某种带有毒性,需要另一种中药来“解”,一旦解毒的量没给够,那毒性就出来了。

所谓“君臣佐使”,中药配方的调整,全靠开药的人定夺,医师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自然会造成效果的不同。

二、制作不规范

良药还是毒药,有时仅一线之差,那根“线”就是炮制工艺。

比如《本草纲目》对何首乌入药流程的描述“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之,如此九蒸九晒”,才生产出补肾黑发的制首乌。

你能保证买到的中药是规范制作、真材实料吗?

感染科的医生们甚至见识过“土郎中”以土三七冒充田七入药。两者外形相似,但土三七可以在数周之内让一个正常人出现肝硬化。没有中药知识的人,真的被卖了都不知道!

三、缺乏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本功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然而很多网红保健品,写下药方的人,你的舌象他没看过,你的脉他没号过,这种无需辨证的“一方到底”,切记小心!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一个方剂用在北方体质燥热的人身上是治病,用在南方体质虚寒的人可能就致命了。

请给我服药的勇气

说那么多,似乎吃药是件很复杂的事,莫非要上个培训班才敢服下去?倒也不至于,有几点建议留给读者们:

一、留下用药记录

无论票据、处方还是病历,用药留下的记录都要妥善保管,万一你像张女士那样不走运,那一页小纸片将是你的救命稻草。药物性肝损伤越早确诊,治疗手段越多,恢复速度也更快。

二、遵守医嘱用药

药品包装和说明书,花10分钟读一读,百利无一害。正规的说明书里对副作用和过量用药的后果有详细描述。如果服用肝损伤风险高的药物,一定要听从医生吩咐,定期抽血复查肝功能。

三、正规渠道就医

无论西药中药,由专科医院开具,出问题也有迹可循,大医院还有专门的药剂师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现在买棵菜都要看合格证书,用药岂能道听途说?

四、小心特殊人群

儿童、孕妇、老人、慢性肝病、长期酗酒者,肝脏都好不到哪里去。健康青年能承受的药,用在他们身上,哪怕只服一次,都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