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六大误区,要避开

文 / 健康栗子
2017-07-04 21:28

什么是慢性乙肝?若人感染乙肝病毒(HBV),病毒在人体内6个月未被清除,则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毒学以及引起的肝脏损伤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一旦发展为慢性乙肝,常常会碰到六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1、肝功能正常=肝脏正常

肝功能正常,并不能说明肝脏就没有病变,而还应同时进行肝炎病毒特异性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这样才能准确地说明肝脏有无病变。

2、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

甲胎蛋白(AFP)升高对早期筛查肝癌很重要,但并不是其升高就代表一定是肝癌,肝脏明显炎症时,AFP也可升高。

3、两对半和肝功正常就不需要做病毒DNA定量检测

两对半、肝功能和病毒定量检测是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不可互相替代。

4、肝脏硬度数值高=肝硬化

肝脏硬度数值高不一定表示肝脏就“硬化”了。肝脏瞬时弹性检测的测定成功率受肥胖、肋间隙大小等因素影响,其测定值受肝脏脂肪变、炎性坏死及胆汁淤积的影响。

5、“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

不能仅凭“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判断病情轻重,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6、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没有症状不代表肝脏没有损伤,即使是有些病人已经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也可以没有症状,因此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温馨提醒,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基因治疗、祖传秘方、特效中药、神医等各种虚假广告,要谨遵医嘱,接受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