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中的误区那么多!您踩雷了吗?医生来帮您

文 / 百年传承健康养生
2021-01-23 18:4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3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罹患高血压,30岁左右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20%,所以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

与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血压人群的“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和低达标率。为什么会出现“三低”现象呢?这与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所致。

发现了高血压,怎么去治疗?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并且很可能持有错误的认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高血压治疗中的“雷区”,帮大家走出误区,更好的控制血压。

误区一 没症状就不用吃降压药

高血压是一个缓慢进展性疾病,属于“沉默的杀手”,很少有主观症状,常常悄无声息地就把心、脑、肾和眼底给破坏了。所以,一旦发现高血压,需要及早用药,而不是等到并发症出现了再用药!

误区二 降压药具有依赖性,一吃就停不下来

降压药不是毒品,没有依赖性!多数高血压是不能“除根”,所以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也有少部分高血压找到病因后,可以完全摆脱药物治疗。

误区三 降压药有副作用,尽量不吃

降压药确实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是基本可以忽略的。除了个别敏感体质外,多数副作用都是在大剂量应用时才出现。如果血压过高,医生不会让您超剂量服用单一降压药,而会让您联合用药,避免单一药物过量引起副作用。

误区四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高,说明降压药无效

每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都是肯定的,但它的最大降压作用也是有限的,每种降压药能降低约10/5mmHg,但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当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能降到140/90mmHg以下,提示您的血压比较顽固,需要增加单药剂量或者增加种类联合用药。

误区五 服用降压药不监测血压

吃了降压药不等于控制住了血压,服药期间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日三测(起床时、中午饭前、睡前),平稳后可以适当减少次数。监测血压的目的,根据血压高低调整药物剂量,争取将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内。

误区六 血压高了吃降压药,不高就不用吃

很多人认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正常就可以不吃药了,这是错误的!血压正常是因为服用了降压药,若停药降压药就会引起血压再次升高,这样就会引起血压波动,忽高忽低!这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大忌!血压过大波动常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控制血压要平稳!

误区七 吃了降压药,就不用控制生活方式了

高血压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钠饮食、肥胖、运动量少、嗜烟酒和熬夜等。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也要改变上述不良生活习惯,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对血压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误区八 追求快速降压

有的人发现血压高了,就非常急切地要把血压快速降下来,殊不知血压增高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突然一下子高起来的。除非出现高血压危象(血压急剧增高,同时伴有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高血压都不需要快速降压,因为器官已经适应了高压状态,如果一下子把血压降低,重要器官就会出现缺血表现,缓慢降压就会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误区九 自己随便更换降压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怕麻烦不去医院,听别人说哪种降压药好,自己就购买吃了;或血压控制不好时随意更换别的降压药。殊不知,降压药的选择也是有原则的,需要根据个人的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个体化选择具有保护相应靶器官作用的降压药。

小结

高血压会危害心、脑、肾和眼底,要避免靶器官出现损害,就需要及早发现、科学合理用药、定期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高血压患者都能避开雷区,科学降压!

注: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