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什么时间运动好?医生:“晨练”应改为“黄昏练”

文 / 每天分享健康小常识
2020-12-14 11:46

导语: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是具有一定的好处的,主要是因为运动能够帮助人体中脂肪的消耗,起到降低体重的作用,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人们的体重每降低5kg的时候,血压就会相应的降低2-10个点,所以,运动是能够帮助缓解高血压的。

现在,高血压,脑溢血等情况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而是逐渐开始向年轻人靠近,王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先生今年35岁,因为长期油腻的饮食,在他30岁的时候就确诊了高血压。

从确诊高血压之后,王先生就一直在控制着血压,总体上控制的效果还不错,前几天,王先生休息了,大早上睡不着,就想着出去跑跑步,但是没想到刚跑了10多分钟王先生就感觉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刚出现的时候王先生想着坚持下去就好了,结果还没跑几步就突然倒下了。

好心的路人帮王先生叫了救护车,到医院之后医生就立刻开展了抢救工作,但是最终也没能抢救过来,医生诊断王先生是脑溢血,可能是因为晨练造成的。

医生叹息:高血压患者最忌讳一件事

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是具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运动的时间应该要选好,如果运动的时间选不好,甚至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医生表示:高血压患者最忌讳的应该就是“晨练”了,因为在早上人们刚起床的时候,体温,血压都是比较高的,另外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是比晚上的时候高出4倍左右,如果这个时候运动的话,会造成血压的升高,造成脑溢血等,严重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

高血压患者不能晨练,那应该什么时间进行锻炼?

医生提到了“黄昏练”的说法,就是说高血压的患者在傍晚进行运动是最好的时间段,最好是在饭后一个小时之后,在傍晚的时候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是最高的,身体的心率和血压也都是比较平稳的所以这个时候进行运动最合适。

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心率的变化,一旦感觉到自己呼吸困难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停下来。

另外,高血压的患者在运动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要懂得循序渐进,起初运动量可以稍微小一点,运动也要注意不过过于激烈,可以采取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步行,骑自行车等。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3件事,或能让血压稳定下来

1、水一定要多喝

充足的水分,对于稳定血压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血压高的人,想要更好的稳定血压,平常可以在水杯中泡上一朵有机青驰菊。

青驰菊是在天然的环境中生长的,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硒元素,水苏碱等对血管有好处的物质,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帮助人们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其中氨基酸能够帮助人体中脂肪的消耗,降低血液的黏稠程度,预防动脉粥样化。水苏碱和硒元素能够帮助稳定血压,保证血液的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预防一些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人,每天坚持喝一杯,能更好的稳定血压,预防心脑血管问题。

2、作息要规律

规律的作息对稳定血压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有研究证明,人们在熬夜的时候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会上升,会刺激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升高,所以,多我们来说想要更好的稳定血液,改善作息是非常必要的。

3、饮食要健康

高血压跟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平常要稳定血压,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要注意少油,少盐饮食清淡,这样才更有助于血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