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盯”上年轻人这些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文 / 将康小贴士
2020-11-29 10:32

高血压,被称为危害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 它常见于老年人,但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年来的病例数据表明,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这与现代社会压力大,饮食结构变化等原因有关。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闫振成 提醒,年轻人也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的血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熬夜泡吧、宵夜

30岁的她查出高血压

30岁的丹丹(化名)一个人在重庆打拼,热情的她交了特别多的朋友。 由于独居,她的三餐多以外卖、快餐为主。 每天下班后,不是和朋友聚餐,就是与朋友相约去KTV、酒吧放松,常常玩到凌晨才不舍地回家。 前段时间,丹丹频繁出现头晕、头痛,她开始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便到就近的医院就诊。 这一检查就查出了高血压,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

丹丹年纪轻轻,血压为什么这么高?原来,她的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她具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其次她经常熬夜泡吧,精神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另外,她工作后三餐不定时,偏爱烤串、火锅等高盐高脂的食物……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高血压“找”上了她。

想稳住血压

须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闫振成教授表示,像丹丹这样年纪轻轻便被高血压“盯”上的患者不在少数,特别是30岁~40岁的人群。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疲倦、心悸等,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就已发生了靶器官损害,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遇到年轻的患者,我们总以为是继发性高血压,检查后发现患者就是原发性高血压。”闫振成教授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前提在于明确的诊断,去除病因来控制血压。比方说一个肾病综合症的患者,发现血压升高,这时候就应该认为血压升高是由于肾病引起的,那要积极的治疗肾病。

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作为基础治疗。 具体做法如下:

1.减轻体重: 肥胖主要影响舒张压,舒张压增高往往是内皮损害的结果,始动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2.减少钠盐摄入: 膳食中约80%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减少烹调用盐;

3.补充钾盐: 每日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

4.减少脂肪摄入: 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5.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酒;

6.增加运动: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根据自身的年龄与体质选择适度的运动,如快步走、慢跑、登山、球类等,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血压仍然不能下降或者下降得不够理想,那就要考虑药物的治疗。

年轻人也要关注血压

有异常须及时干预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高血压?闫振成教授介绍:其一,遗传因素。高血压具体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双亲无高血压、一方有高血压或双亲均有高血压家族,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8%和46%。其二,膳食因素。摄入钠盐过多可引起高血压。其三,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精神长期或反复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其高血压患病率高;应激事件,如暴怒、过度惊恐和忧伤等使精神神经受到剧烈冲击,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还有肥胖、吸烟、年龄增长、缺乏体力活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闫振成教授强调,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对心、脑、肾、全身血管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所以,年轻人也要关注自己的血压,一旦血压异常,须及时干预治疗,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监测血压是预防的关键

“一些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累积效果,在疾病的早期或者未发生阶段就开始预防,才能更健康。”闫振成教授介绍,定期测量血压、持续监测血压是高血压预防非常有效的手段。他指出,正确的测量血压要做到: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应经常测量血压;

3.如发现血压升高,应持续每天监测血压;

4.高血压患者在家应坚持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此外,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