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祝贺:3种情况下,你可以停药了

文 / 女人健康
2020-11-25 10:05

提到慢性病、富贵病,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血压!高血压的确是当今高发的疾病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的高血压患者有近3亿人!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相当于平均每一个3-5人家庭中,就有1-2位是高血压患者!所以,大家对高血压疾病都不陌生,在确诊之后患者每天离不开的就是“降压药”,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服用降压药、测量血压值。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患上高血压就必须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用降压药物!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大家应了解究竟什么是高血压疾病!

所谓的高血压,指的就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病,这包括了收缩压和舒张压。临床上根据患者血压值不同,高血压的级别划分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只要动脉血压超过了140/90mmhg,就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无论是收缩或舒张压哪个高于正常标准,都属于高血压疾病。而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不同,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通常情况下,当患者收缩压高于160mmhg、舒张压高于100mmhg时,就需要服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而如果患者收缩压在160mmhg、舒张压在100mmhg以下,一般建议先通过生活干预来进行调理,比如低脂、低盐饮食、增加运动量、积极减肥、规律作息等。通常情况下,轻度血压升高,在经过调理后就会有所降低;如果轻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个月以上的生活和饮食调整后,血压一直都没有恢复正常,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标准,患者也需考虑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彻底根治高血压的办法和手段,而降压药物的问世,也主要是针对了血压控制,并不能将疾病彻底治愈。所以,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终身服用降压药物。不过,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患者属于以下三种情况,就可在医生建议下停止用药:

1、初发高血压、血压长期稳定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在初期,血压并不会直接飙升到一定高度。且大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都和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初发高血压患者改变了饮食和生活方式,且血压一直都处于稳定状态,特别是稳定在140/99以下,可咨询医生,看是否能够停止用药。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就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只是其中一个症状。常见诱发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药物性高血压等,当明确了高血压的病因,通过治疗和调理后,血压就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在经过医生同意后,患者可停止服用降压药物。

3、并发症影响、血压降低

高血压最为可怕之处,就是它能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是致命性的并发症。越是血压升高,越容易导致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继而为心脑血管病埋下隐患。同时,持续升高的血压还会对肾脏造成伤害,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性肾病。当患者并发症发作、血压迅速走低时,就不适合再次服用降压药物,甚至是需要停药。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开始用药之后,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短暂血压控制得当,只是降压药物效果的发挥。如果盲目减少、停止用药,很可能会造成血压再次升高,对病情控制不利,还会增加患其他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