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来袭!秋冬时节老年人降血压有法宝

文 / 丽丽说健康小知识
2020-10-21 20:25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但在我国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人患高血压,有时依从性差、缺乏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的及时调整,加上季节的变化,导致高血压达标难、波动大,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血管病风险明显增大。

老年高血压为什么难治?

  • 老年高血压常见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血压水平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 老年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代谢器官老化。

老年人的血压是否就该高一点?

不仅是患者,有些医生也认为,“老年人血压就应该高一点”。实际上,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成人相同。

老年高血压的标准:年龄≥65岁,血压≥140/90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年龄≥80岁,血压≥150/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如何应对老年高血压治疗?

(1)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增加钾摄入;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控制体重,使BMI<24 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不饮或限制饮酒;

➤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药物治疗

老年人降压治疗的总体原则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保证降压的安全合理,药物治疗应遵循小剂量、长效、联合、适度、个体化的原则。对老年患者,年龄不再是降压治疗的限制因素,主要考虑其生物学年龄而非实际年龄,若患者能耐受,治疗就不应保守,仍推荐血压达标。

最新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推荐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在内五大类降压药物一线用药。最新第三代CCB类降压药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施慧达),作为创新国产原研降压药物,符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药物治疗要求,高效、平稳、长效、安全、依从性高,并且更适合低肾素型及盐敏感型高血压患者。

(3)调整降压药物

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现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在制定降压治疗方案时,更加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如果是夏天减少了降压药物种类或剂量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气温还没有大幅降低的时候,就开始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必须增加监测频率,及时就医,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调整药物方案。

秋冬季来临,也不必过度恐慌,因为人体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我们需要平稳情绪,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大家都能“平稳、安全”度过每一个美丽的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