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控制“血压”?提醒:饮食做好“2多2少”,血压控制得好

文 / 医说健康
2019-11-29 16:25

高血压本身是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疾病,如若长期患有高血压但却不进行控制的话,就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造成器质性损害,甚至会成为心梗、脑梗的病发原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出现有很多因素,除了遗传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和患者饮食有关。所以,在患病后不仅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饮食的把控也不能缺少。

饮食做好“两多两少”,血压控制的好!

1、补钙不能少

我们对于“钙”的定义主要是在骨骼方面, 认为通过补钙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几率,所以中老年朋友对补钙都特别重视。

殊不知,补钙除了对骨骼和关节有好处外,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因为钙质结合在细胞膜上,从而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兴奋阈,使得血管平滑肌松弛,同时钙本身来能阻断钙通道,让细胞外的钙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

最主要的是,钙质摄入能对抗高钠导致的尿钾排泄增加,而钾离子对稳定细胞膜又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种因素之下,就能起到控制血压的效果。

2、补钾很必要

钠元素和钾元素都是人体内不能缺少的常量元素,而食物来源的钾主要是通过肠道吸收,多余的钾则是通过肾脏排泄。

当血液中钾、钠含量失衡,钠元素堆积过多久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而适当补充钾元素,其就可以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平衡钠元素、促进尿钠排出的方式,让血压维持在平稳的状态。

3、减少盐分的摄入

​高血压的出现和盐分摄入超标有直接关系,因为盐的主要成分就是钠离子,长期摄入高盐分食物导致血液中钠离子堆积过多、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液渗透压增高、从而引发高血压症状;

所以,想要控制高血压,首先就应减少盐分的摄入!对于高血压人群而言,每日摄入的盐分应控制在4克以下。

4、减少油分的摄入

这包括了肥肉、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等等,油脂摄入过多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脂类物质还会在血管内大量堆积,导致血管过于狭窄,血压因此升高,这对高血压患者控制疾病十分不利。所以,应绝对减少油脂类的摄入。

除此以外,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服用药物,且每天定时进行血压测量,观察药物使用前后的血压变化。如果血压控制不当,且血压经常有所波动的话,那就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