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30分钟,降血压效果堪比降压药

文 / 家庭医学
2019-09-06 12:17
说起高血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除遗传因素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摄入过多钠盐也会引起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对于人体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每天早上只需进行30分钟的运动,就能够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达到与药物相同的降血压效果。每天早晨坚持在跑步机上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行走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当天晚些时候再补充几次短距离步行,还会带来进一步的益处。

研究人员对年龄介于55岁至80岁之间的35名女性和32名男性进行了试验。按随机顺序,这些参与者完成了三项日常运动计划,其中每两个计划之间的间隔至少有6天。第一个计划是8小时坐着不动;第二个计划是先坐1小时,接着在跑步机上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行走,然后再坐6.5小时;最后一个计划是先坐1小时,接着在跑步机上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行走,在随后坐着的6.5小时中,每30分钟进行3分钟低强度行走。这项研究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以此来规范实验结果,而参与者在受试前一天晚上和受试当天进食同样的饭菜。

每天运动30分钟,降血压效果堪比降压药

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参加运动计划的受试者相比,参加运动计划的受试者血压较低,其降压效果在收缩压方面的表现比舒张压更为明显,前者测量的是心脏跳动时的血管压力,对于心脏病等心脏问题来说是一个更有用的指征,而后者测量的是两次心跳之间的血管压力。

研究还发现,如果全天增加多次3分钟的散步,就可以给女性带来额外的好处,但对男性的影响较小。

研究人员不知道为何会出现性别方面的差异,但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个体运动后的肾上腺素反应不同,以及所有参与受试的女性都因处于绝经期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等原因造成的。

研究人员指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收缩压在运动以及散步后的平均降幅都接近于所在年龄组通过抗高血压药物应达到的效果。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为“经常进行有规律地身体活动有助于降低血压、降低患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这一理论增加了强有力的证据,而且经常运动还能使人振作精神。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应当每天进行适当运动。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要注意饮食方面要全面均衡,减少钠盐的摄入,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情,这些对于高血压都有正面的影响。

(文/曹淑芬编译)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