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通一通血管?还能防血栓?这些观点都错了!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9-07-31 00:22

经常有人来到门诊,说查出自己的血“太稠”了,要求医生帮忙输液让血液变稀一些,把血管“通一通”预防血栓…这样的事往往让医生哭笑不得。

到底什么是血稠?血稠和血栓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关于“血稠”那些事儿!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血稠”

首先从专业医学角度讲,其实并没有“血稠”这种说法。但临床上确实有一项叫做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简称血流变)来评价血液的粘稠度。

所以很多人单单从字面意义上联想,就会认为:血稠→血流变慢→血液凝滞→形成血栓

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血流变指标其实和心梗脑梗这样的心脑血管事件没有直接关联,其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也非常有限。

抛开医学概念,如果大家仅仅是把“血稠”当作是有“血栓风险”的代名词,那我们不妨从简单的物理角度去理解“稠”,即:

要么是水变少了,要么是血里东西变多了。

那我们倒是可以从『血里面哪些东西变多了更容易发生血栓』来具体说说为什么“血稠”是伪概念。

5种 “血稠”场景的威胁排行

1. 血糖、血脂多了

血栓威胁等级:

对应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测

首先高血糖和高血脂并不一定能让血液真的“变稠”。就像一锅八宝粥,某一两种豆子变多了,并不一定能决定整锅粥的稀稠程度。

但如果你就是认为“血稠=高血糖、高血脂”的话,那么这种“血稠”确实该高度重视,因为高血糖、高血脂的确会对血管造成伤害,甚至引起心梗脑梗

但在专业医生的眼里只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等危险因素来评价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不会关注是否血液粘稠的问题。

对于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功能和数量其实才是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而血液流变学检查中的血液粘稠度却无法评价血小板的功能和状态。也就更没有必要通过输液来改善血流变指标,也不存在所谓的“通一通血管”的效果。

2. 红细胞多了

血栓威胁等级:☆☆

对应检查:血常规

红细胞和水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血液成分的绝大比重,所以当一些血液病发生,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就是由于一些原因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了,那血液可能确实会出现所谓的“变稠”。

这种“血稠”还是有意义的,因为红细胞过多,血液高粘滞状态下,如果恰好又有血管内皮损伤,那确实可能并发动脉血栓,甚至心梗的发生。

但首先,这些血液疾病的发病率很低,其次在血常规检查中,我们就能从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上直接看出端倪,检查血液粘稠度反而是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3. 纤维蛋白原多了

血栓威胁等级:☆☆

对应检查:凝血五项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就像血管中的“急救员” 。纤维蛋白原可在人体组织和血管损伤时,和血小板一起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从而阻止过度出血的发生。

但有时候,过度出血是阻止了,正常的血管也堵死了,也就出现了“血栓”

乍一听,纤维蛋白原多了的这种“血稠”好像还真是血栓的危险因素啊?曾经学术界也这么认为,但 2013年更新的荟萃分析显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不与冠心病或卒中的风险升高有关。

目前循证的医学证据认为,纤维蛋白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并不确切,也没有找到纤维蛋白原增高就会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证据。凝血功能检查中已有纤维蛋白原这一项,也就没必要检查血液“稠不稠”了。

4. 球蛋白多了

血栓威胁等级:☆☆

对应检查:血生化检查

球蛋白又称为免疫球蛋白,是血液中对各种疾病起重要作用的抗体。一些十分罕见的淋巴细胞的疾病,比如骨髓瘤等发病时,免疫球蛋白数量会大量增加引起所谓的“血稠”。

这种“血稠”可能会造成小血管的血栓栓塞,引起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但很少引起脑卒中这种相对大的血管事件。

普通生化检查就可以测到球蛋白的增多,检测血液粘稠度的血流变反而意义不大。

5. 啥也没多啥也没少

血栓威胁等级:☆☆

对应检查: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开篇所说的,其实“血稠”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血液的所谓粘稠度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时变化的,人体自身也有着强大的调节功能。

就好比我们在煮粥时可能开始觉得火太小,就调大一些,煮开后可能觉得水少了又再加点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粥的稀稠程度是在变化的。

同样的道理,检查血液粘稠度“记录”的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的状态,我们检查前有没有喝水、有没有吃饭、有没有运动出汗、情绪有没有激动,甚至检测仪器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因此,血流变检查中的血液粘稠度并不能精准地、如实地反映真实的血液情况。所以与其关注自己血液“稠不稠”,还不如做做其他检查看看血液中有什么物质增多了,检查血液粘稠度反而可能什么也说明不了。

维持血管健康预防血栓形成,还是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健康生活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和家族直系亲属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这八大危险因素决定了血管的健康状况。我们要从诱因入手,积极预防:

1. 定期检查血脂异常情况,建议:

① 20岁以上,40岁以下人群,3~5年测1次血脂。

②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如果从未出现过血脂异常,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

③ 已有血脂异常的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2. 定期测血压

没有高血压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早晚都要测一下,做好血压监控。

3. 科学运动,尤其推荐「步行」

坚持步行可以达到降胆固醇,降血压,以及减重的目的,另外步行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只要坚持步行1年以上,能有效延缓早期动脉硬化进展。

4. 管住嘴非常关键

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少吃糖和主食,适当吃些粗粮,多吃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

5. 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别熬夜,保证睡眠、调整恶劣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对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6. 积极控制已患慢性病

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尽可能的将其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

来源:京医通

作者:张铭 北京安贞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