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就是吃药,做那么多检查有用吗?专家:部分高血压可治愈

文 / 豫说健康
2019-04-10 12:21

【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凌教授 】

中国有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且近几年,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临床中我们对于高血压患者都会做详细检查,但有很多人就不理解,高血压就是吃药,做那么多检查有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高血压不就是吃药,做那么多检查有用吗?专家:部分高血压可治愈

我们病区同一病房收治了两位高血压患者:王某,男,36岁,因间断头晕4年,加重1周入院。他4年前因头晕测血压较高,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平时未规律服药及监测血压,1周前头晕加重并血压再次升高,多在180/110mmHg左右。李某,男,37岁。发现血压高2年,心悸3天入院。他2年前发现血压高,血压160/100mmHg,平时间断服药治疗。3天前因心悸测血压170/110mmHg,服用3种药物效果均较差。

这两位患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年轻且血压已达3级。入院后在给予降压药物的同时给他们安排了肾上腺、肾动脉彩超及内分泌相关检查,结果均正常。周三我查房时,同病房的患者就“控诉”这两个人打鼾太响,影响其他人睡觉。我又问患者得知,两人均体重超标,有白天乏力、困倦表现。我马上让管床医生给他俩安排睡眠呼吸监测。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

因为打鼾也是一种病,且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它学名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由于睡眠期间咽部肌肉塌陷堵塞气道,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口鼻气流量明显降低,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三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是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达50%~80%。而睡眠呼吸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

两位患者当晚即行睡眠呼吸监测,第二天出结果,均提示为中度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呼吸暂停时间均长达30秒以上。对此,我们请呼吸睡眠科会诊,均给予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院外坚持应用,2周后随访只用1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均良好,精神明显好转。

高血压进行系统的检查有必要吗?我相信,大家现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高血压患者系统检查目的至少有两方面:一方面查找有无高血压并发症,另一方面就是查找高血压的原因。

为什么要查找高血压原因?因为有部分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5%~10%,这样算来,有很多患者其实合并继发原因。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有很多种,这次之所以先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因为它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伴肥胖的患者,而且早期诊断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

专家简介高血压不就是吃药,做那么多检查有用吗?专家:部分高血压可治愈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组专家,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主任,内科医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专家理事。担任《实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主编,《诊断学》及《临床新药精汇》副主编。1984年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熟练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后获得“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科主任”、“河南省优秀医师奖”等荣誉。2012年荣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 “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中原健康好卫士”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